身体的教育学意义
本文关键词:身体的教育学意义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身体是教育研究的新视角,身体不是一个纯生物实体,它承载了意含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是心身"统一体"。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征形式。西方教育语境中的身体与心灵是二元割裂的,身体是被管制的对象,是社会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中国教育语境中的心身原本是一体的,强调道德身体;后受西方教育制度的影响,中式身体在教育上被殖民成西式身体,但其政治工具性仍具有中国特色。在"创新教育"、"创新型国家"的新语境中,以整体观和人文观来反思被遗忘、被冷落的身体,使身体得到真正的救赎,是教育之大义。
[Abstract]:Body is a new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body is not a pure biological entity, it carries a rich meaning of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for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context, the body and the mind are dualistic, and the body is the controlled object. It is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the social system can be established.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education, the mind and body are originally integrated, emphasizing the moral body;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system, the Chinese body was colonized into the western body in education, but its political instrumentality still ha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context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innovative country". It is the great meaning of education to reflect on the forgotten and neglected body with the view of whole and humanism, so that the body can be truly redeemed.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学院教务处;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可以说,绝大多数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如何塑造“社会人”上,其配套技术就是如何选择课程和教学法及管理方法。至于“人”是什么,会心照不宣地认为是抽象的人,不会考虑支撑“人”的生物实体。教育理论研究的路径和实际功效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闫旭蕾;;身体:透视教育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2 齐学红;;教育中的身体隐喻[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阳;;中国传统吉礼的产生及其构建动因抉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龚兵;梁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真理之师——近代欧洲教育家塑造的三种教师形象及其比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杨佳;周红安;杨汉麟;;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7 朱霆;;福柯权力空间理论的建筑学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粟品孝;文本与行为:朱熹《家礼》与其家礼活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张莉;吴雅玲;;浅论礼仪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解元勋;;福柯与苏打绿——关于权力、认同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李文奎;;外国教育家论教育、人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丽;;怎样看待学校——解读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费小平;;“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不可忽略的文化翻译研究视角[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东方朔;;善何以可能——论荀子的“性恶”理论[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4 王丽华;论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的浪漫性[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媛媛;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方桃华;蒙学的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8 周海荣;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9 秦秋萍;“自然发展”视域下的学前美术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校长语出惊人:教育就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J];旅游时代;2011年07期
2 ;教改动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1年02期
3 孙艳魁;教育研究的宏篇巨制——《中国教育大系》评介[J];教育评论;1995年04期
4 ;全国主要报刊教师教育与管理研究论文篇目辑览[J];师资培训研究;2004年04期
5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会简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1年01期
6 ;《教育研究》2006年总目录[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7 朱小蔓;;开创教育研究的新境界[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7期
8 巴战龙;;中国乡村教育研究进程的回顾与评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9 ;编者的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0年02期
10 贾海英,刘力;“九五”期间教育研究的一点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芳;;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有个性的德育教育研究[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2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章程(代表大会通过)[A];全国第二届颈、肩、腰腿痛暨软组织损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家民;王芳媛;孙浩章;王丰;马建华;;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包装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李鑫华;;新中国教育四十年历史分期之我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李情;;学校“再生产理论”本土化的几个问题[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邓友超;;庄泽宣及其《教育概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医药教育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8 许清利;李多海;张万明;;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教育研究——临邑五中“一体三优化”德育教育模式尝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钟才丰;;我们从这里出发——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研究初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严;教育研究:走向更宽广的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如皋市教育局教科室 袁s,
本文编号:1416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1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