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回溯与展望:国内近年课程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8-01-30 12:12

  本文关键词: 课程文化 现状 反思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00年以来,国内课程文化研究呈现出的繁荣发展态势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课程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化、具体领域课程文化研究的聚焦以及课程改革文化价值选择的审视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实证研究的薄弱以及研究思维方式的简单、线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局限和不足。因此,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课程文化研究尚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重视并凸显课程文化核心问题的价值思考,确立并完善课程文化的理论研究框架,探索并丰富课程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研究方法。
[Abstract]:Since 2000,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curriculum culture research has a special background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urriculum culture. The focus of curriculum culture research in specific field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cultural value selection in curriculum reform have become hot research topics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s weak and the research mode of thinking is simpl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deepen and expand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cultur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highlight the value of the core issues of curriculum culture.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culture, to explore and enrich the methodology system and 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of curriculum culture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背景与概况我国学术界开展课程文化研究是近20年的事,并从2000年开始,逐渐呈现繁荣发展态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其研究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是受教育文化和学校文化研究热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爆发了“文化”热潮,受其感染,有关教育文化的研究相继出现,学校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如;试论课程文化自觉与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1期

2 张华;刘宇;;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3 张新海;王嘉毅;;论课程文化的自组织[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5期

4 郝德永;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6 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彭虹斌;论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3期

8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9 赵颖,郝德永;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J];教育科学;2002年05期

10 金志远;;课程文化:实质、属性与特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模式及其建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张纪生;;关于创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3 赵蕾;;构建和谐校园与加强思想沟通[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5 李艳翎;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彭勇;;基于体育隐蔽课程的多元文化传递价值认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胡斌武;课程社会学基础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魏伟;STS教育的文化整合战略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梁运佳;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蔡澄;邰启扬;吴承红;;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业不良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虞霞;;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金芳;中学语文新课程中的小说阅读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兵;文化的理解与融合:多元文化课程发展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晓义;筑波大学体育学群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姜丽静;地方课程刍论——对地方课程未来形态的文化学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建团;挑战·反思·对策·展望[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晓梅;对当代教育思想的比较与我国教育发展的构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于晓东;体育素质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许华琼;美国基础教育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晓华;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钟智翔;试论小乘佛教对缅甸文化的核心作用[J];东南亚纵横;1997年02期

4 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谢登斌;跨世纪课程现代化与课程文化新思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姜德刚,郝德永;当代课程的文化建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7 程晋宽;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8 何娟,靳玉乐;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品性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与管理;2005年19期

9 赵颖,郝德永;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J];教育科学;2002年05期

10 刘旭东;论文化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坤龙;向浦东广阔地区发展[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2 董进泉;国外历史人口学简介[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3 ;美籍学者晋聪博士应邀前来我院讲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F.松塔格 ,裘辉;美国哲学的多元状态:对美国哲学现状的一些看法[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9期

5 梁勇民;日本新书出版消息[J];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6 石吕平;布加勒斯特出版《当代罗马尼亚哲学思想》一书[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7 R.威德玛 ,刘铭昌;苏联管理学现状:效法美国的经验[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8 ;哲学系举办《西方马克思主义》讲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斗米;;世界妇女现状点滴[J];世界知识;1980年05期

10 徐世澄;;拉美一些国家印第安人的现状[J];世界民族;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锦春;;方便食品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96全国方便食品加工与包装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杜耀忠;;方便面生产设备的现状及发展[A];'97北京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田恒增;;第十个五年计划我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市场发展预测[A];'99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刘勤生;;我国蔬菜加工与流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99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田恒增;;我国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发展及调整意见[A];'99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马建国;;当前国际玻璃钢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我国玻璃钢技术发展重点[A];第十一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刘乃伦;;雅克利/FRP卫浴制品的发展前景[A];第十二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王晴;徐虹;窦敏;;口腔医学期刊的现状与发展刍议[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9 刘顺洪;胡良果;李志远;;激光焊温度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10 樊祥国;;我国水产种苗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晓红;日本寿险商品的发展变迁及现状(未完待续2)[N];中国保险报;2000年

2 贾晓红(作者系日本生命保险公司职员);日本寿险商品的发展变迁及现状(完)[N];中国保险报;2000年

3 金磊;中国西部城市典型灾害现状及规律分析[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金磊;中国西部城市典型灾害现状及规律分析[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全球包装印刷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N];中国包装报;2000年

6 雷少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与治理[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李卫玲;近期国际风险投资现状[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电力通信现状及功能[N];中国电力报;2000年

9 北京民意调查所 张锴;暴力离你有多远[N];中国妇女报;2000年

10 从容 周赞;各国妇女受虐现状及反暴力举措[N];中国妇女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鹏举;西藏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偶蹄类动物现状、栖息地和保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夏祥伟;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小岩;中国有贸易数据的野生植物人工培植现状及管理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王虹;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俞亦政;21世纪纺织行业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及对策[D];东华大学;2005年

7 吴晓;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8 陈会波;诸城市育龄妇女HPV感染现状、转归及其与宫颈上皮增生的关联[D];山东大学;2006年

9 张国祯;北京市沙化土地现状评价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文平;武汉市步行街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陈治宇;重庆市辅助生殖技术的现状调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3 史银斌;我国青少年男子铁饼运动员基础训练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倩;我国体育舞蹈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凤萍;全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教学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永强;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彬;天津蔬菜种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吴凌英;从政府成本角度看我国政府管理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冯荣胜;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仁贵;苏州生态农业现状与发展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76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76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d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