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20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 月经初潮 年龄分布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少数民族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20a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7~18岁蒙古族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与1985年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及性发育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20a间,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分别提前0.87岁与1.36岁,平均每10a分别提前0.44岁和0.68岁。蒙、汉族之间月经初潮年龄差别在乡村相差0.60岁(P0.05)。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年龄、身高及维尔维克指数3个因素相关;乡村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年龄、身高、握力及维尔维克指数4个因素相关。结论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形态和力量因素关系密切。蒙古族城乡女生月经初潮均呈提前趋势,提示青春期健康教育应适时提前。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tre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narche age of Mongolian girls in 20 years. Methods the physique investigation data of Mongolian students aged 718 years from 2005 to 1985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1985. The probabilistic unit regression method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Results within 20 years, the average age of menarche of Mongolian girls was 0.87 years and 1.36 years earlier, and 0.44 years and 0.68 years old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of menarche age between Han nationality and rural areas was 0.60 years (P 0.05). The age of menarche and age, height and Wilwick index were related to the age of menarche in urban girls, and the age and age of menarche and height of girls in rural areas. Conclusion the menarche age of Mongolian stud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 and strength of menarche. The menarche of Mongolian girl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hows an early trend, which suggests that adolescent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advanced in due time.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通辽市科左中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G479;R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虞志,余毅震,王礼桂;22市少女月经初潮年龄及性心理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5年01期
2 陈美娟,吴卡玲;厦门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动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1期
3 马迎华,廖文科;英国和荷兰预防性病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4 肖丽华;王冬妹;王忆军;刘宝林;;女孩月经初潮与其它发育指标的观察[J];中国校医;1993年02期
5 孔淑琴;茹兴连;安炳丽;黄克俊;郑连东;张琦;;济宁市区女生初潮年龄与形态发育的关系[J];中国校医;1993年Z1期
6 李雯英;昆明地区汉族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的研究[J];中国校医;1994年02期
7 麦明章;广州市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研究[J];中国校医;1998年03期
8 麦明章;广州市学生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2年03期
9 李爱芳,侯爱萍,任淑芳,丛勉杰,钟晓宁,文桂芳;威海市女子月经初潮、男子首次遗精的年龄变化[J];中国校医;2002年05期
10 陈天娇,季成叶;中国省会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域分布及变化趋势[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江萍;安庆地区女生月经初潮与家庭背景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大春,汪慧敏;怀宁县实验小学学生贫血现况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3 朱晓玲;郑琼;郑伶俐;何鸯鸯;何睿睿;张雪玲;徐琴蕊;吕婷婷;;民工子弟学校与城市女生月经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2期
4 陈明玫,柳孝先;襄樊市区中专女生月经状况调查[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5 叶龙玉;李开;叶可;张秦初;刘志晖;文晓明;刘四海;彭毓斌;倪俊;;14岁青少年骨发育的变化趋势[J];法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6 禹龙香;;某大学女生月经情况和常见妇科病的问卷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01期
7 聂少萍;沈彬;;广东省中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年龄现状及趋势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01期
8 宋逸;马军;胡佩瑾;张冰;;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域分布及趋势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9 龚林;颜春荣;丁蓉;彭向莉;;中学生性发育状况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07年07期
10 高宇;张树成;贺斌;赵晖;王介东;;我国男性首次遗精年龄影响因素的文献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忆军;张慧;康震宙;张敏;郭志萍;;城乡蒙汉族女生经前准备状况调查[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连小兰;妊娠、哺乳和X染色体失活对女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伟英;梅州城区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2 琪木格;呼和浩特地区四个群体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及三十年来变化趋势[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丽霞;正常儿童青春期性发育规律调查及分析[D];青岛大学;2005年
4 周丽萍;太原市某中学青春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5 卢伯春;中、美、英、日基础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比较[D];扬州大学;2006年
6 沙海燕;江西省大学生健康教育诊断及实践模式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邢晓冬;内蒙古高校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崔作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唐进;0-5岁儿童股骨头骺生长发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张清;山东省初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比较[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季成叶,范志红,马尔当;中国乡村少女月经初期的影响因素解析[J];人类学学报;1994年04期
2 刘宝林,唐锡麟;女生月经初潮后体格发育的动态观察[J];学校卫生;1988年03期
3 胡虞志;青少年性问题与性教育的研讨[J];中国学校卫生;1990年03期
4 季成叶;注意生长长期变化的双面效应[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喜青;河南某地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2期
2 胡爱武;毕早斌;孟桂华;秦宜德;;高中生478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7期
3 汤建军;韩慧;李红影;芈静;张玉媛;;蚌埠市某高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7期
4 张华明;刘宝花;张桂芝;吕姿之;高源;王培玉;;北京市大学生性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2期
5 刘爱玲;胡小琪;栾德春;崔朝辉;李艳平;马冠生;;我国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2期
6 郭亚文,周祖华,徐大麟,姜庆五,刘洪雷,赵文良,朱蔚;上海市静安区学生肥胖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8期
7 潘晓群;史祖民;袁宝君;戴月;;江苏省中学生消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2期
8 刘毅玮;冯谦;;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5期
9 薛朝霞;梁执群;卢莉;张涛;荆雷;;太原市中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7期
10 马瞧勤;丛黎明;潘晓红;许国章;余飞颖;张丹丹;邹艳;杨介者;;大学男生首次性行为与关联性行为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凯国;;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的亲子冲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2 龚玲;张嵘;谷政;张建;禄秀兰;吴俊;;重庆市9起学生食物中毒情况分析与对策[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陶友红;;培养自信心,促进英语教学[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代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体育锻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5 范圣眉;;我校图书馆如何培养学生助理管理员[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刘炜;谭永昌;;贵州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思考[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熊梦贵;毛利忠;;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分析与对策[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9 马长世;肖元何;巫建伟;;调查学生消费现状开展惜财感恩教育[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韦金凤;郑小莉;韦柏才;;在校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干预[A];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军;如果学校有错 学生有权说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面带微笑的知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翟召博;对学生分等的质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网笑 吴铭 任玲 言路 小东;教师失去了“师道尊严”,,是谁的错?[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冯梅(作者单位系长沙市十一中);精彩亮相[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冯梅;浅议“高三现象”[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陈琳;校园内的性侵害:我们如何防范[N];法制日报;2002年
8 晓颂;解除学生心灵困惑[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翟红苓;从招聘会热看学生考证[N];华夏时报;2002年
10 程树吾 王新海 晁怀志;保护中小学生隐私权[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佘振兵;中上扬子上元古界—中生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6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龚智翔;上海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8 姜海燕;大疱性类天疱疮与HLA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罗剑锋;尿茶多酚、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媛;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峥;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易兴华;小学古诗自主阅读及素养培养[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俊玲;高校与学生行政法律关系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程昭伦;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张少辉;我国高职教育学生职业指导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云;云南省高等职业学院性伦理教育的初步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柳广云;关于中学小说教学的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9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9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