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主体论:教育本质新探
本文关键词: 劳动主体论 教育本质 探索 出处:《求索》2009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的发展论"、"生活本质论"、"文化传承论"、"上层建筑论"、"生产力论"、"双重属性论"等的反思,提出劳动主体论的新概念:教育是强化劳动主体,不断满足发展需求,促进人类全面进步的社会活动。并详细论述了其内涵、特征与进步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concept of the theory of labor subject: educa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labor subject and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f the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life, the the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theory of superstructure, the theory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theory of dual attributes. The social activities that promote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human being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cluding their connot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雪凌;;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1期
2 刘承波;;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黄金来;农村教育定位的“两难困境”[J];学术论坛;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晓勇;;对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课教学的体会与思考[A];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暨2007年国际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联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摭谈[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俞建华;;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成海;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连续统观点下的教师教育范式:理论基础与结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金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视野中的赏识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滕凡;阅读教学与中学生和谐个性的养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顺德;论学习方式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毛齐明;课程改革的文化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江波;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意义和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凌霞;思维训练在中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D];西南大学;2006年
7 张艳玲;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若干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代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丽娟;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10 谭运启;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桂就 广西教育杂志社社长,,雷沛鸿研究会副会长;雷沛鸿:“教育为公、学术为公、天下为公”[N];中国教师报;2010年
本文编号:1552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5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