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型教师的自我培养
本文关键词: 教师 反思 自我培养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反思型教师的自我培养,主要途径有三:在教学反思的实践中自我培养,在学习表现反思的实践中自我培养,在教学反思之反思的实践中自我培养。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师,只要能结合教学坚持不懈地沿着这个途径走下去,就能在教会学生会学的同时,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会教的反思型教师。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main ways for self-cultivation of reflective teachers: self-cultiv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lection, self-cultiv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reflec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self-cultiv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reflection on teaching, and self-cultiv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reflection in teaching. As long as we can unremittingly follow this approach in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we can teach students to learn and gradually grow into a reflective teacher who can teach.
【作者单位】: 广东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龙海;;论表现性学习的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力丹;健全自律机制 内化传媒人职业角色[J];电视研究;2004年01期
2 漆丹;;我国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的法律效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4 张云飞;;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庆;哈耶克自由经济、社会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闫顺利;过程视域中的发展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晔骁;异质性时间论与解构主义的马克思遗产继承策略[D];吉林大学;2006年
6 徐强国;会计价值论[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7 孙爱军;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科学和技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宜;疾病、政治与国家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罗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间[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德志;庄子的技术观对现代技术发展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岳;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的价值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贾婕;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4 李彰玲;繁华梦续六十年[D];同济大学;2008年
5 黄熙雯;现状、延展、未来[D];厦门大学;2007年
6 苏磊;物流企业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刘金昌;吕贝尔马克思学“三大观点”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修yN;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科;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冬梅;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若干问题思考[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盛群力,肖龙海,陈玉海,巴春媚;论倡导学会表现[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9期
2 肖龙海;论表现性学习的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民言;只争朝夕育人才——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研究动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王焕勋;解放思想 改革语文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时宗本;我们是怎样讲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坚持以教学为主——湖北省三十年高等教育的回顾[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罗大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徐善广;努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蒹论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8 杨先昌;化学计算教学问题的研究[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9 季文德;谈谈当前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参加部分省市化学教材改革座谈会的体会[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10 兰松华;从1979年高考试卷成绩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尚进;;高校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内容改革初探[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周箴;;系统科学的若干原理与高等学校编制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徐燕飞;;用马尔柯夫链预测教师队伍人数的构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于义良;安建业;;X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苏渊;徐通;王永午;赵璐tD;须倩;;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致病因素探讨[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匡晓燕;;浅谈病理教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张爱秀;;对优化病生教学技巧的探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于振健;戴晓明;;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郑金峰;;讲好病生重点目标内容的做法和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冯晓霞;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邢卫东 陈飞;业精于勤行成于思[N];科技日报;2003年
3 高蓓蕾/编译;专业博士学位在英国[N];科学时报;2003年
4 朱珊;没有问题意识,,强作研究不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山东省齐河县教育局 韦清;教师成长,功夫在“培训”之外[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陈钱林;教师真的需要校长盯着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铁军;校长领导力在实践中生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刘祖];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N];恩施日报;2007年
9 陈祖烈;用科学发展观谋求部队新发展[N];战士报;2007年
10 城区39校 樊国宏;反思性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新途径[N];大同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付英;机械系统分析理论CAI自学软件[D];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年
2 郑力明;基于TCP/IP网络的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0年
3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叶涛;分布式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一)[D];燕山大学;2000年
5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金株希;从一次观摩课谈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8 肖婕;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邓小玲;大学生基础英语写作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 高凤花;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552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5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