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实践取向:对话施瓦布及芝加哥学派的传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18-03-06 16:23

  本文选题:课程与教学 切入点:施瓦布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实践取向:对话施瓦布及芝加哥学派的传人"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6月12—1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致欢迎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Michael Connelly教授代表外籍专家致开幕词。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search: dialogue, Schwab and the descendants of the Chicago School, which is being sponsored by the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Held in Beijing from 12 to 14 June 2009. Professor Gu Mingyuan, President of the China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and made an important speech. Zhang Xue, party secretary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gave a welcome speech. Professor Michael Connelly, Ontario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delivered the opening address on behalf of foreign experts.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扬;杨海艳;;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4期

2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实践取向:对话施瓦布及芝加哥学派的传人”国际学术研讨会[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1期

3 周丽娟;欧阳渊;;试析讨论式教学的误区及原因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11期

4 谭帮换;;浅析施瓦布科学探究思想及科学教师培养方法[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1期

5 王典举;;论课程开发的实践走向[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6 金传宝;施瓦布、巴格莱和杜威论课程理论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张迪;;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9期

8 王强;;走进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个案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12期

9 谭辉旭;;施瓦布实践课程评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10 解艳红;;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简析及其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光富;;美国“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汪思锋;;学习和超越杜威——思维方式的变革——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安丽;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铭;新世纪教师应该强化哪些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袁祺;应教会下一代如何思考[N];文汇报;2009年

3 记者 潘启雯 通讯员 戴勇;加强大规模考试中有关效度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苏军;同课异构 同一教材教出不同趣味[N];文汇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赵小雅;校本课程最大的生命力是学生的兴趣[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余小茅;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如何回归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董轩;教育研究的叙事浪潮[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泰州市教育局局长 宋吕银;更为自觉、有效、智慧地关注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徐莉;不要把评价太当回事[N];天津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赵小雅;从“教材”到“课程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薛小丽;西方近现代兴趣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相学;学校如何管理课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夏雪梅;课程变革实施过程的研究:学校组织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营;施瓦布课程慎思思想的解读及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叶秀丹;教师即课程:价值与可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大芳;论教师即课程开发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世平;“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的互动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敏;美国进阶先修课程项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汪小刚;基于“过程理论”的课程理解及其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义全;生成性课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魏晓婧;本土化中国课程教学论建构方法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菲菲;新课程背景下情境教学的比较教育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75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75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