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激励的偏失与匡正
本文选题:学校管理者 切入点:教师激励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激励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就学校内部而言,当前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实施教师激励过程中存有明显的偏失。应当通过激励主体多元化、建立激励相融机制、彰显工作本身的激因、奖励与惩戒相结合等措施予以匡正。
[Abstract]:Teachers' motivation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in school management. The main reason why some teachers' enthusiasm is not high at present is that there is obvious bia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eachers' motivation, which should be diversified through incentive subjects. Set up the mechanism of encouragement and harmony, highlight the cause of the work itself, combine the reward with the punishmen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浙江教育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师激励的偏失及其对策研究”(项目号09CGJYA008YB)研究成果
【分类号】:G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澜;;学校文化的关键:唤醒教师内在的创造激情[J];教书育人;2008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吉同权;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生;;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灵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孙振强;周蔚;;企业员工激励与绩效考核[J];北方经济;2006年24期
3 陈春萍,龙静云;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原则[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朱升;;“人性”问题与学校管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5 胡好,文才新,徐志平;普通高校体育师资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李艳华;;马斯洛Z理论对竞技体育的一点解释和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毛宗平,陈海明;浅议证券公司员工激励与激励机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8 熊春红,陈纪南;上市公司激励机制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9 戴发山;;从激励机制研判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7年11期
10 丁慧莉;;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才智;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树忠;;图书馆改革中的人本管理[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汪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疏导与矫治的实践研究[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宪芳;;小学生诚信教育中说谎现象的心理学思考[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燕;基于顾客价值视角的医院营销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金山;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尹建海;企业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怀劲梅;基于柔性的设备维护外包合同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杨健奎;国有大型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郭红岩;我国公务员综合价值均衡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胡红梅;理解教育视野下“弱势学生”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曾庆伟;中小学校长权力行为失范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刚;青岛泰可纳公司研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辛颖;餐饮业薪酬体系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厍运芳;担保集团模式下子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魏青;中小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王晓婷;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管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肖建敏;武汉地区人群运动服装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7 许益锋;G大学独立学院提高教师满意度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丽洲;高校教育职员制构建中的激励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蕾寒;研究型课程中教师实践性知识之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蒋旭;基于需要分析的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亮祖;基础教育的学校经营机制研究[J];北方论丛;1997年04期
2 谌启标,柳国辉;美国中小学的“校本管理”改革探略[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彭湘云;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学校管理体系[J];武陵学刊;1996年02期
4 申继辉;;激励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浅探[J];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12期
5 肖建彬;珠江三角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尊重教师是学校领导者使用好教师的关键[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黄焯,张文伟,任椿林;中小学优秀校长领导工作经验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8 谈铁军;简析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动力问题[J];甘肃教育;1995年Z2期
9 朱益明;当代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6期
10 丛文君;;教师权力主导:学校管理的新理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民;幼儿园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琳;高校教师聘任制对教师的激励效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彦博;河南省高校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牟晋京;高校教师薪酬激励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5 马志玲;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戴锦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代薇;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康劲松;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宋海宁;关于教师薪酬激励模式的构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克勇;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龙保;浅谈学校管理者掌握时间的艺术[J];教育评论;1994年06期
2 张启建;学校管理者的"八种角色"[J];校长阅刊;2005年03期
3 黄兆龙;现代学校管理者的八种角色[J];中小学管理;1997年10期
4 张万义;;学校管理者与时间[J];湖南教育;1988年01期
5 陈新福;论学校管理者的“四员”角色[J];小学教学参考;2005年09期
6 黄云龙;学校管理学问答(二)[J];江苏教育;1985年Z1期
7 唐晓宝;学校管理者应强化哪些意识[J];湖南教育;1998年06期
8 徐霞锋;由“教师激励性语言”想到的[J];教学与管理;2004年17期
9 成伟;谈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10期
10 霍明宝;;“蜜蜂之死”给学校管理者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俊茹;;教师的激励风格与学生内部动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林轩;;关于多种心理健康和心理变态标准的讨论[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王树声;;中国的敬老文化与积极老龄化的关系[A];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3年
4 林国雄;;吉凶祸福的数理解析初探[A];第一届、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徐群策;;越位·错位·缺位——对实践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出现的偏失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彭培根;;揭开後现代主义神秘的面纱——能不能娶她做中国新娘?[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亚华;;生成,生命性课堂的突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安雪慧;;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工作激励[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杨忠厚;;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尝试[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10 ;Alfa Laval Group Presentation 2006[A];2006北京国际石油技术进展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吴锡龙;学校管理者需要矫正的N种思维偏差[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现为党总支书记 冯文昭;如何在新形式下做合格的高中学校管理者[N];新乡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茅卫东;服务:学校管理者的价值所在[N];中国教师报;2008年
4 钱忠友 江苏省姜堰市官庄中心校;在教师的“弱点”中发现亮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安徽省宿州市聋人学校校长 赵莉;以罚代教何以有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朱铁志;纠正学位教育的偏失[N];人民日报;2003年
7 张文杰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洋埠小学;在细节中触摸教育的真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上海交通大学 吴旦;延期分配:教师激励的新形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胡东芳;学校管理从“共同遭遇”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沭阳县龙庙中学乒乓球协会 苏秦 孙巧英;避免名师走向两个“极端”[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琰;中小学德育中“主体性偏失”及矫治探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康劲松;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凯欣;我国城市中小学教师激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宋典;高校德育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钱X;LI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与方案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杨鹤;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汤梅;高校教师激励的权变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邵晶晶;教师知识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何华武;加拿大中小学师资管理制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克勇;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82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8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