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关于美国课程主导范式转换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22:09

  本文选题:课程 切入点:主导范式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中,我们"遭遇"到的各种知识并非产生于真空之中,知识与社会的存在有着深刻的联系,是历史制约、社会建构、利益导向的。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美国课程主导范式从开发向理解范式转换背后的社会与文化状态,可以揭示大学本位的课程专家的身份以及他们的理论观、实践观所发生的变化。它为我们解读美国的课程理论提供了一个文本之外的社会学语境。
[Abstract]:In the view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ll kinds of knowledge that we "encounter" do not come out of vacuum, knowledge has deep relation with the existence of society, it is a historical restric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tate behi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curriculum leading paradigm from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ing paradigm, which can reveal the identity of the university based curriculum experts and their theoretical views. It provides a sociological context beyond the text for us to interpret American curriculum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玲,王涛;要素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兰英;美国"概念-过程"课程设计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辛治洋;;批判教育学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5 阎光才;教育评价的正当性与批判性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傅新民,柳小年;试析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J];成人教育;2005年08期

7 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彭寿清;论中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失及构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陈世鸥,王辉;前沿物理教学与新课程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10 徐银燕;赫尔巴特学派的整合课程思想及其对当前我国整合课程的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4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德红;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2005年

9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凡;创新教育观下的中学物理课题研究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红艳;初中生物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运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梁燕颜;试论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敏婕;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许华琼;美国基础教育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牛文红;普通中学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辛治洋;论阿普尔教育理论的批判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f浩,钟声m$,萧广润;电工学课程必须改革——评介国外大学非电类电工教材[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林木欣;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计[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3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4 林金铭,傅光洁;别具一格,堪资借鉴——M.I.T.《机电动力学》第一卷的试用情况与初步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5 ;我系三个专业的专业课改革情况[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6 何培之;“普通化学”课程改革的试验[J];化学教育;1981年03期

7 ;关于支持和订阅《中学政治课教学》刊物的通知[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01期

8 孙昌璜;;试论农学基础课程在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教学中的作用和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9 郭奕玲;;普通物理在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美国关于大学是否要开设普通物理的一场笔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10 王佩雄;从教师权威、儿童中心到课程结构——略论近、现代西方教学论发展的若干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启谈;;系统原则和高师课程改革[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应明;;面向21世纪的《数学模型》课程改革[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建国;;论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我见[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翔鹤;曹敏;姚慧君;高西林;周宗团;张新伟;曲双为;;机械类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实践与体会[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苑国强;;山东工业大学“甩图板”工程初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启美;;现代图学教育改革的探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晓红;;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桂芬;;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吴淼;李闪;张光宇;;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中学 姚金明 孙纪芳;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 黄汉升;依据新课程方案 建设新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小学 郑瑛;美、日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大阪;日本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迅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高耀彬 特约记者 贺斌;面向新世纪的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李建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最后攻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从改革课程方面实施“减负”[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2 曾晓荣;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肖怀宝;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课程改革方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群林;中小学活动课程浅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45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45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