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视觉文化的德育意蕴与管理策略
本文选题:视觉文化 切入点:教育管理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9期
【摘要】:视觉文化是影像和图画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校园里的主流视觉文化具有教育意蕴,携带着多元价值的视觉商品不时地冲击学校教育。在学校,学生的反思性活动被惯例性地创造和连续性地维系于主流视觉文化建构的既定性图像世界中,真、善、美的标准催生主体对视觉作品内蕴价值的塑形。对人性的剖析是确立管理理念的逻辑起点,"文化人"的人性假设为学校视觉文化管理实践的能为及何为提供理论依据,视觉文化是培养"文化人"的"软力量"。学校视觉文化管理在理念上追求管理性与教育性的共融,内容上应促进主体性人格的发展,人员上应提高管理者的视觉文化素养,组织上应整合国家、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力量。
[Abstract]:The visual culture is the dominant culture image and picture, the mainstream of visual culture in campus has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carrying multiple values of the visual impact of goods from time to tim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 students' reflective activities is customary to create and maintain continuity in the mainstream of visual culture construction not only qualitative image world in truth, goodness, beauty of the birth of standard subject to visual works shaping values. On the analysis of human nature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nagement idea, "culture man" hypothesis of human nature for the school of visual culture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what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visual culture is culture, "culture" the "soft power". The school of visual culture management in the pursuit of harmony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the content should b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 personality, staff should improve the visual literacy of managers, the organization The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the society, the school and the family should be integrated.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7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分析工具[J];中国法学;2002年05期
2 许斗斗;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学术研究;2004年07期
3 杨学功;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4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5 张辉;现代审美主义问题的政治特性[J];文艺研究;2003年01期
6 肖娅曼;判断词“是”是分化而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徐长福;劳动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生产化——从亚里士多德传统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J];学术研究;2003年11期
8 高兆明;中国现代化价值合理性根据辩驳——在传统与后现代性之间[J];学术研究;2003年11期
9 陈景良;法与人:中西法文化人格差异的解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吴向东;马克思与“资本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郭继强;劳动供求状态: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理论与经验[D];浙江大学;2005年
3 雷龙乾;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理论[D];北京大学;2000年
4 杨芳;“商业社会”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6 孙冠臣;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张雪伟;日常生活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9 付畅一;《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秦廷国;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原;异质性劳动的数理经济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万祥春;论中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偶芳;“人与自然是兄弟”——对云南丽江纳西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文化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娄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国有资本政策变迁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李刚;介入与回应[D];苏州大学;2005年
6 黄文杰;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大众文化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段玉恩;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剖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梁海波;加速户籍制度改革 培育中国公民社会[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健;文本欲望的哲学理解[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奕;美国环境公正立法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1年度“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育管理论文”征文启事[J];学校管理;2011年03期
2 安文铸;教育管理方法技术辨析[J];中小学管理;1996年04期
3 王俊有;王峥峥;;对教育活动中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4 徐冠杰;吴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5 姜淑慧;张舒予;;视觉文化“四因说”对教育资源开发者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6 唐跃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经验交流会在绵竹举行[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7 唐岩;王念春;;基于视觉文化思考的网络课程视频制作专业化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8 牛克勤 ,徐建恩;让教育充满智慧[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9 杨丽;;共情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与理论模型[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10 王少华;;区域性义务教育经营理论及其运行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万士;;民办学校学生与教师的教育管理之管见[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2 张爵宁;;基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困惑与告退现象原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莱城区教育局 朱从檀;教育管理的“三个梯度”[N];莱芜日报;2010年
2 黄文龙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画好教育管理的“微笑曲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吕诺;我国四方面入手加强教育管理[N];东方城乡报;2007年
4 记者王瑜;不断完善教育管理 提高教育工作水平[N];博尔塔拉报;2010年
5 马远德;加强教育管理 推进教育改革[N];永州日报;2006年
6 南京师范大学 吴长青;探寻教育管理的源头活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如何引领学生度过春困躁动期[N];孝感日报;2010年
8 蔡国英;教育管理要提高科学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郭守城 晏宗印 段丽林;教育管理与法制化[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10 记者 吕 扬;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顺利[N];陕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玉丽;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江媛;加拿大公共教育发展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金保华;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德龙;主体性教育督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蓉;信息技术支撑下基础学力“读写算”的意义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柳国辉;关于教育管理质量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谢延龙;教育管理组织理论的技术理性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高亮;《周易》与现代教育管理[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幸娟;关于教育管理中隐喻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徐红;教育领域社会专业组织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程志巧;基于管理的绿色学校营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荣伟;中国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与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松;港澳台教育管理比较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53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5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