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中国教育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拓展

发布时间:2018-03-25 08:25

  本文选题:教育哲学 切入点:中国传统教育 出处:《求索》2009年03期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以儒家仁学为核心,以"求善"为天职,以至真的道理即为至善的准则,这种教育哲学缺乏"求真"的价值和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虽然培育了无数志士仁人"经世致用"、"兼治天下"的政治品格,但是"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构成了传统教育文化基本框架,抑制了近代自然科学和实证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五四"运动给东方中国带来了"科学"强音,中国的教育哲学也因此面临着现代化转型。追求现代,重视传统,在两种传统和两种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形成现时代的教育理念,这将是中国教育哲学的现代理路。
[Abstract]:In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Confucian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seeking good" is the natural duty, and even the true truth is the criterion of the greatest good. This kind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lacks the value of "seeking truth" and the mode of rational thinking. Althoug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has cultivated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countless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applying the world to the world" and "simultaneously governing the world", 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government affairs rather than n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natural science and positivist philosophy in China was restrained by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ulture. The "May 4th Movement" brought "science" strong tone to eastern China. Therefore, Chines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faced with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Pursuing modernity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radition, and forming the educational idea of the present era in the collision of two traditions and two cultures, this will be the modern rational road of Chines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公共课部;
【分类号】:G4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杨克贵;;略论陈独秀的社会教育思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罗玉明;董丽霞;;陈独秀对湖南早期党史人物群体成长的影响[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5 王青花;;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李春园;;浅论陈独秀的爱国主义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秦开凤;;论黄帝祭祀的政治文化功能——以现存公祭黄帝陵之祭文为分析基础[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陈答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阈中的抗日战争[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周新道;“诗言志”与“思无邪”的共同旨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徐希军;1928-1937:国民党在大学推行党义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4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胡振京;;日军大轰炸中的重庆教育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芮诗茗;;建国以来六朝佛教史研究概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封海清;;对改进孔学研究方法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大泽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党化”“党义”教育——以“公民”概念的变化为中心[A];孙中山:历史·现实·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士伟;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D];四川大学;2002年

8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张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义教(国教)经费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秀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张辉;《觉悟》、《建设》和唯物史观的传播[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永典;李大钊前期政治哲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汤广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的哲学基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齐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与全球伦理[J];教育研究;2000年11期

2 奈勒;导之;;哲学与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59年05期

3 戴前伦;中美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2期

4 马洛·埃迪杰;胡力佳;;作为教育哲学的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1991年04期

5 ;学术动态[J];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6 王坤庆;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发展概观[J];海军院校教育;2001年01期

7 赵煦;;2006全国教育哲学年会暨国际教育哲学研讨会议综述[J];中国德育;2006年10期

8 邓飞;郭祥超;;2009年教育哲学高层学术论坛会议综述[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3期

9 小新;;《功夫熊猫》里的教育哲学[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0年04期

10 高杰;;教育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浅议《教育哲学》[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裘君谟;;关于新一轮文化长廊创建工程的若干问题[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2 萧君和;;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的构成[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登浩;王登峰;;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结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杨宝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裕琢;李丽霞;;西方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吕光明;邹长新;辛成会;杨峰;李力;段元柱;;把握五大支撑点 提升文化执行力[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安;;营造知识共享文化 指导员工行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程开先;;抓文化培训 促企业发展[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9 吴胜涛;张建新;赖建维;王玮;毕研玲;;事件归因的跨文化一致性与差异性:中美韩媒体及被试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归因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朱瑞玲;张诗音;;人际关系中的情绪表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于博 通讯员邢霞;为教育哲学准确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钱颖一;乔布斯“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启示中国传统教育[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孙茂同 陈孝强 石勇;管善亮的“教育哲学”[N];德州日报;2005年

4 实习记者 张倩侠 本报记者 徐启建;教师需要教育哲学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宁波;沟通学院派与草根派的第三种教育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6 李世宏;被“冤枉”的中国传统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凌俊;李安:中国文化是我的养料[N];文学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伟建 通讯员 李永利 周志华;让山村飞出“金凤凰”[N];农民日报;2009年

9 薛涌;美国教育:没有基准的优异[N];南方周末;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吴杰文;感动我们的乡村小学教师[N];潮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琼;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宇春;俄国犹太人研究(18世纪末—1917年)[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人文价值的历史流变[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D];暨南大学;2005年

8 黄建宁;笔记小说俗谚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孙衍峰;越语人际称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王冬青;中国中山公园特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会清;语文教学与学生“文化——人格”的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丽梅;南唐与前后蜀文化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乐;北京猿人环境及其与文化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杨梅;试论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5年

5 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陆艳伟;中国传统民居外环境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杨智华;论环境景观艺术中的象征性设计[D];湖南大学;2005年

8 彭妍玲;试论权力距离对中国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年

9 张立刚;马克思的人权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再春;制度文明的基础[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62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62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a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