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本质与表征形式
本文选题:教师实践性知识 切入点:教学风格 出处:《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09期
【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研究领域内的一个新话题,这一研究的展开需要解决其定义、本质及表征形式等基础性问题。其基本涵义是教师在自身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并对其进行反思,根据实际教育教学情境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应变知识。其本质在于它的行动性特征。其外在表征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Abstract]: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a new topic in the field of teachers' knowledge research, which needs to solve the basic problems such as definition, essence and representation, etc. Its basic meaning is that teachers are guided by their own educational values. Taking part 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lecting on it, and respon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actual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situation, the essence of the knowledge lies in its characteristics of action, and its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eaching style. Teaching mode and educational wit are three aspect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系;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何晓芳;张贵新;;解析教师实践知识:内涵及其特性的考察[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张典兵;;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4 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04期
5 钟启泉;;为了“实践性知识”的创造——日本h短镎呀淌诜锰竅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9期
6 袁顶国;刘永凤;梁敬清;;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教学模式概念的三元运行机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曹正善;论教师的实践知识[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8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黄兴帅;提高教师素质 适应创新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7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金本能;强晓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宏钰;;在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5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陈高峰;;“三课”研究模式助推职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袁秀利;;关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10 陈春霞;;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林;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王策三;对近年我国教学实验的教学论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3 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J.索尔蒂斯,闵家胤;论教育哲学的前景[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6 F·迈克尔·康内利,D·琼·柯兰迪宁,何敏芳,王建军;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7 R.J.斯腾伯格,J.A.霍瓦斯,高民 ,张春莉;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8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9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刁维国;教学过程的模式[J];教育科学;198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史丽娟;;远程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风格的养成[J];职业时空;2008年11期
2 张常立;;英语课堂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0年07期
3 顾建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1期
4 胡瑾;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艺术[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何莎;谭玮;;外语课堂的教学风格研究[J];考试周刊;2010年14期
6 杨明宏;;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培养[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杜丽;;在“深入钻研”上下工夫[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11期
8 黄河清;;尝试改变自己——打造教学风格和特色[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李敬;马春英;廖本露;;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J];新课程(中学版);2009年02期
10 刘明明;;打造“严、实、活、乐”的教学模式[J];教书育人;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晔;周海燕;葛艳;李健;;以实践为驱动,培养应用技术型IT人才[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天芳;薛晓琳;方廷钰;李洪娟;李峰;赵精一;吴秀艳;;中医诊断学(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豪;陈红风;程亦勤;;BPL模式在乳腺疾病教学中的运用体会[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蔡章树;;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5 田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游岩平;;以陶为师 构建小学语文 “自学——研讨”教学模式[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7 陈小梅;;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品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肖燕;;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初步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娟;汇众开创网络人才培养新模式[N];中国财经报;2009年
2 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苗培林;模仿·反思·超越[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崔艳 通讯员 张书彬;艺术的历史与修正[N];美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蓝溪 通讯员 赵万新;走进培英解读“健康课堂”教学模式[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霍懋征;成功的教育在于爱[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市二完中 池军华;站在新课改高度看待“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实施[N];盘锦日报;2008年
7 山东省栖霞市第五中学 宋秀丽 王小飞;新课标下的两种教学模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朱玉;路上:有多少“黑”陪练在行动?[N];检察日报;2007年
9 豫法培;河南实行“三位一体”法官培训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港大欲打破百年传统让学生彻底跨科学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立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庞坤;GX实验的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卫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网页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鸿雁;初中数学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志峰;中师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荣米;中学化学教学中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雷;以问题为基础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永星;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志宏;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沈峰;试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丽;银川市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尹承浩;初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4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7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