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教学设计能力 切入点:系统方法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8期
【摘要】:正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学
[Abstract]:Positive teaching design is a kind of planning process and operation program which applies system method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eaching problems and needs, determine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steps, and evaluate teaching results.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济南市第三中学;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秦政坤;浅析高师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及其结构[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2期
3 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1期
4 严成林;;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探析[J];中小学电教;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长德;试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管理能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曹长德;;写记对于教师教学反思的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张一;;教学设计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6 马健生;;培训新教师的导师:来自荷兰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赵宁宁;;我是谁?——作为教学论学习者的困境与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8 饶文谊;;文献检索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黄玉山;王秋海;郭浙斌;林琼崔;;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的试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文高;孙丹鹏;;教学设计的新领域——信息化教学设计[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夏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历史探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吴军其;杨宗凯;;理论课程在教育技术学中的优势[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侯丽平;王移芝;;浅谈基于Blended Learning信息技术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王彦群;左明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6 孟瑜;;论教师教育的市场化[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崔永华;;试论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学视角的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战荣;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志峰;中国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宋德云;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姣姣;新疆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谢琳;新疆高校音乐教师专业化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4 依玛耐木·阿布都外力;农村维吾尔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途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5 侯淑萍;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在职教育问题的归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张慧敏;校本培训中教师主体价值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世娟;丹巴县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李玲;美国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波;初中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白杨;网络环境下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案例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致和;知识经济 素质教育 创新意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政坤;浅析高师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及其结构[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杨丽;;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祖忻;;对开设《教学设计》课的一些看法[J];外语电化教学;1992年02期
4 时俊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07年36期
5 舒慧东;孙祯祥;;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管窥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6 刘文凤;新世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5年01期
7 权选民;;新课改中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J];宁夏教育;2005年12期
8 时俊卿;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7年10期
9 刘文凤;新世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J];教书育人;2005年S1期
10 郁菡;;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例谈[J];广东教育;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镇环;;关于科技汉语翻译课的教学方法以及教材选择的几点考虑[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2 陈志宏;齐聪儒;杨松鹤;;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3 程学超;庞维国;;9—16岁儿童合作倾向与合作意图的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李天银;;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自由教学策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5 刘友章;刘凤斌;;系统方法在脾胃临床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张晓辉;梁兰芝;李文馥;;幼儿智力结构的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周书章;;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现状调查报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8 高晓兵;;城市总体规划中系统方法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9 白学军;郭罡;;对人面再认两种模型的检验:来自发展研究的证据[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陈兴桂;;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关键[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教育学院 时俊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那宝魁;管理的系统方法[N];中国冶金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赵正元;“修学游”纳入教学计划是否可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特级教师 金哲民;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N];东方城乡报;2008年
5 李建明 陈高峰;系统方法也有局限性[N];解放军报;2006年
6 赵培敏;“六导”教学策略[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赵培敏;“六给”教学策略[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抚州一中 任飞燕;因材施教 合理使用教学方法[N];抚州日报;2009年
9 盖起军;论企业员工管理的系统方法[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10 郝赫;教学计划不落实,限期调改[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林矗;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向前;企业纳税筹划[D];暨南大学;2006年
6 王兄;基于图式的数学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罗林;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任剑锋;非面对面CSCL交互行为促进策略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宇;外语课堂焦虑及教学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静;会话中的惯例化语言[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俊;培养职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在线案例学习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明鸿丽;以初中生物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探索和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荣梅;体育课堂中中学生人格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余迅;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立刚;“有创意的表达”及教学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士刚;风险投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孙厚江;互动式教学策略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泽旭;“自主探究—诱导解惑”式教学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8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7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