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的“智库”及其影响力
本文选题:教育政策 切入点:智库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3期
【摘要】:美国教育的智库是非赢利、独立性的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机构,根据隶属关系和经费来源可以分为政府性质的智库、公司性质的智库、社团性质的智库和大学的智库四种类型。这些智库在美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决策者和大众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Abstract]:The American education think-tank is a non-profit, independent institution engaged in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According to its affiliation and source of funding, it can be divided into government think tanks, corporate think tanks.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think tanks of a corporate nature and of universities. These think tan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merican educational policy making and have a wide influence on policy mak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G5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健;;试论新制度主义对公共政策研究视角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魏淑艳,刘振军;我国公共政策评估方式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魏淑艳;;中国的精英决策模式及发展趋势[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03期
4 刘希全;美国政府对外决策中的非政府因素[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钱皓;;兰德公司与美国对华军事政策研究[J];国际观察;2005年06期
6 钱皓;;布鲁金斯学会与克林顿政府对华接触政策[J];国际观察;2006年03期
7 钱皓;;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冷战后的“中国威胁论”[J];国际论坛;2006年06期
8 袁鹏 ,邱伟;思想库影响美外交政策的十大途径[J];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09期
9 侯仕福;冷战后新保守主义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手段[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王爱民,姚清亮;林业政策的演变及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锋;政治参与发展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王芳;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1980~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4 汪凯;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转型时代的状况与趋向[D];复旦大学;2004年
5 狄会深;美国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6 李兵;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曾纪茂;sss共和主义的民主[D];复旦大学;2005年
8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宫旭平;美国空军与美国全球战略研究(1947—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群;“9·11”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4年
2 王映;英国“直接拨款公立学校”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仙慧丽;美国对外政策的决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新昌;战争与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树彬;试论美国思想库在美国对华政策决策中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伟平;布什政府安全战略解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7 白云真;全球政治经济中的跨国资本家阶层[D];山东大学;2005年
8 但洪敏;基于双层次博弈的冷战后美国国会参与涉台决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董田甜;中国教育政策实施评估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强;邓小平发展中美关系战略思想[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音回放[J];中国西部;2011年Z1期
2 刘猛;;教育思想的群体属性及其方法论意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少华;教育政策研究:现状及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周虹艳;教育政策研究要为教育创新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马宏建;医生的收入是否比教师低[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 吴德刚;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袁振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谢少华;当今国外教育政策研究特点述要[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马晖 见习记者 杜文景;教改《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赖志凯;“国有民办”:促进办学还是借机涨价?[N];工人日报;2004年
9 倪光辉 杜文明;公办教师该不该有偿兼职[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室主任、研究员 杨银付;科学民主决策: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倩;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梦琪;美国教育政策研究发展变化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小丰;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二十年(1985~2004)[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平;现实关怀:教育政策研究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邵岚;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春雁;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随刚;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段芳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及对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赵博涛;农村教师生存状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谢宜宸;澳大利亚天才教育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邬凌云;湖南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8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7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