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我国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31 16:49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 切入点:师资力量 出处:《教育探索》2009年04期


【摘要】:当前,我国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在数量分布和结构上均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经济发展状况和体制方面的原因,还有教育系统本身方面的原因。促进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一要构建高素质教师的补充机制,二要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三要建立贫困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serious imbalance in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teache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our country, which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this phenomenon for both historical reas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s and institutional reasons. There are also reasons for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tself.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alloc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ers among regions, first, to establish a supplementary mechanism for high-quality teachers, and second,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regular teacher mobility. Third, establish a special allowance system for teachers in poor areas.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5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毛伟宾;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理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茂林,冯文全;教育产业化要“化”掉什么——解读“教育不能产业化”[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5期

2 杨东平;;“公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3 余秀兰;;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4 汪柱旺;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J];金融与经济;2004年11期

5 祝新宇;农村课程资源失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6 陶红;杨东平;;我国高中学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7 贺武华;杨小芳;;薄弱学校发展困境的社会学解释[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4期

8 安晓敏;邬志辉;;教育公平研究:多学科的观点[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10期

9 夏茂林;冯文全;;教育产业化批判[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于丽亚;;浅谈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文东茅;闫凤桥;鲍威;;首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报告[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朱铭;;建立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朱向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名校集团化办学剖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曲绍卫;陈东生;;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探究——济南市“教育优化升级工程”机制与效力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冯文全;夏茂林;;教育产业化反思[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于莲洁;;公开 公正 公平——高招录取工作永恒的主题[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2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磊;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庆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8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平;制度伦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制度[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上海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艳霞;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邬巧云;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原因[D];安徽大学;2005年

4 (此夕)晓虹;区域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教育均衡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安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邹立君;服务于农业企业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崔慧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财政体制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峧;湖南中小学贫困生教育救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牛娜;农村职业高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元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善让;我校恢复教育系 今年开始招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基俊;南罗朝三国中等教育结构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3 罗炳之 ,范云门 ,居思伟;师范教育的起源和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基俊;战后朝鲜中等教育结构的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王桂;明治时期的学制改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国外教育发展概况[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7 ;美国中小学教育制度及教学改革情况简介[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3期

8 杨海波;;“所系结合”是办好大学的一种重要途径[J];人民教育;1980年01期

9 卫纯;安原;;《日本教育的现代化》简介[J];人民教育;1980年10期

10 杨志行;;法国罗马尼亚的中等教育结构[J];天津教育;198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淑清;;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深化师专教育改革[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2 孙飙;钱竞光;王爱丰;;“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办学思路初探[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傅金如;;天津市培养高级营养技术人员的经验[A];全国临床营养工作座谈会资料汇编[C];1985年

4 郭笙;;重视师范教育 改革师范教育——简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石生;;从战略上深化师范教育改革——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6 杨抚华;李虹;何兰;;试论医学院校的细胞生物学教学[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7 鲁月;;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跨世纪新人[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8 李秋菊;贾利威;;抓住教材特点 培养学生兴趣[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申朝鑫;;“大班级”管理的一点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10 范兴忠;;家访是堵流保学的好途径[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中原;赶快让他们下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陈光明;对乱收费亮红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金志明;上海建立信息化研究生培养基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周洪宇;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规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张树君;城市小学:教育失衡应被重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国务院体改办 范恒山;发展幼儿园教育事业关键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陈强 刘玉 陈晓东;新学年保入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范绪锋 时晓玲;义务教育:举步跨千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李建平;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全面修订完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给教学做把新尺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方宁;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嵘;论中国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魏宏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业梅;广西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聂章艳;郑州市中小学择校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上启;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沿革、现状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覃琮;大化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尹辉;论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翔云;中国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现状及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赵秀萍;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教学现状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静;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实行脱产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厦门大学;2002年

9 周小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现状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罗汉书;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91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91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