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对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探究
本文选题:学习领域 切入点:学习情境 出处:《职教论坛》2009年31期
【摘要】:正申文缙、周志刚在2009年第6期的《比较教育研究》中撰文指出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是通过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的描述而构成的主题单元,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所有学习领域的总和帮助职业学校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Abstract]:Writing in the 6th issu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in 2009, Zhou Zhigang pointed out that the "field of study" in Germany is a subject unit formed by the description of lear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and class hours.Guided by vocational tasks and action processes, the sum of all areas of study helps vocational schools achieve the goal of developing their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ies.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01期
2 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6期
4 刘步丰;冯建东;陈晟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国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佘雪锋;;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业务实施与优化》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11年08期
7 毕然;张贺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科技资讯;2009年35期
8 张延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机械CAD课程建设与探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任国兴;;《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蒲瑞才;;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模具专业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晓棠;;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改革探索[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向晓汉;倪森寿;;《电气控制系统的制作、调试与维护》课程的开发[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钰;李延红;秦玉亮;;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创新高职教育教学[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4 周梅;王智慧;胡春萍;;如何提高职业教育中实训内容的真实程度[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5 匡奕珍;邵长波;;制冷与空调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探索[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爱昕;;一例考试紧张大学生的咨询案例报告[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薛云;;教学中创设合作学习情境的探索与实践[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王玲;张明丽;唐素林;;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构初探[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9 林宇;;浅谈信息技术与职业培训在课程中的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艳丰;;珠海无崖乐作舟[A];珠算珠心算对学习和工作的作用[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贲伟 编译;英格兰提出小学六大学习领域[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谭呈宏;指导学生选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李丽钧;我省明年起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4 王潇 阮宁 宋金萍;我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N];新华日报;2005年
5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 程红兵;在课程改革中彰显学校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吴世勇;今秋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N];辽宁日报;2006年
7 金忠波 首席记者 高爱华;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7年
8 青神 林整运;如何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N];四川科技报;2010年
9 刘波;北京建材学校召开专业教师德国培训汇报会[N];中国建材报;2008年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章鹏远;德国:影响职教发展的三个重要概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学智;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杜小勤;强化学习中状态抽象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吴战杰;统一信息论视域中的学习及学习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天羽;基于特征选择技术的集成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6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燕;中职计算机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庞凤;女研究生学习拖延的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杨玉洁;吉工职院市场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申文缙;基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大纲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陈颖魁;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戴荭;重构学习 知行合一[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海学;基于Web的分布式虚拟学习情境的设计与规划[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习情境创设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雒淑芸;在学习情境中激发学习动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燕校龙;高中化学新课程跨学科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1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9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