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墨家教育观及其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8-04-01 13:12

  本文选题:墨子 切入点:教育观 出处:《教育与职业》2009年06期


【摘要】:墨子是我国最早的躬身实践的教育家。墨子在教育的意义、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及重视道德和知识技能的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深刻完整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我们研究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完善我国当代教育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Mozi is the earliest educator in our country.Mozi has a profound and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purpose, methods, and emphasis on morality and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educ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Mozi has studied our ancient educational idea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erfect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thought system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
【分类号】:G40-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峰,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2 萧鸿江;再谈腐败的社会文化根源[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林成福;社会转型期农民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徐立新,陈萍萍;苍生与鬼神:贾谊民本思想的现代诠释[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张德苏;;荀子的“法后王”与儒学的走向政治[J];管子学刊;2005年04期

6 张强;论西汉前期的天人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陈涛;民办教育研究的一部力作——《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评介[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张强;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杨瑞;浅析汉末士人心态与文学价值观的转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三夕;关于学术发展与发表制度的哲学思考(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卫平;;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毓庆;郭万金;;汉代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傅新营;宋代格韵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4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军;灾害危机与唐代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王圣育;近代乡村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邢宇皓;谢灵运山水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夏金华;墨家管理心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骆志弘;论商周时期的神本主义文化[D];苏州大学;2001年

4 雷淑娟;《孟子》类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翁俊松;《史记》“太史公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罗一涛;墨家的科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洪伟;东晋门阀政治与东晋玄言诗[D];湘潭大学;2002年

8 张增香;传统儒家文化与中、朝现代化起步[D];延边大学;2003年

9 李唐;《诗经》的士大夫情感特质与审美趋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方丽杰;古代诗文中的臣妾意识批判[D];内蒙古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海;;让教育回到原点[J];广西教育;2011年23期

2 刘娟;;墨子教育思想简析[J];现代教育;2011年Z1期

3 陈奇娟;;梁漱溟教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4 谢志逸;毛秀英;;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5 李振凡;;浅论教师的人生哲学对教育的影响力[J];才智;2011年24期

6 张晶;;近三十年墨子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彩茹;;新的教育理念 新的班级风貌[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8 徐克;;浅析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9 陈坤;;论卢梭自然教育观的背景,特征及意义[J];华章;2011年24期

10 包俊娟;;孔子教育观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群;;许承尧教育观初探[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荣光;;略论井上毅的教育观的变迁[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3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秦学智;;孔墨教育成功的始基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廖其发;;《老子》教育观散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朱汉民;;孔墨智育思想比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9 张光鉴;;相似论教育观的探讨[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超群;;从义利观剖析墨家的教育哲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 林雪卿 刘惊铎;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林妍;“虎妈”现象冲击移民教育观[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武威第十七中学 赵玉年;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N];武威日报;2005年

4 青年路小学校长 张瑞虎高楼河中学校长 牛宝军 王益区学生家长 李富强;“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观点集纳[N];铜川日报;2009年

5 记者 崔清新 吴晶 黄小希;“绿色教育观”解“教育三忧”[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潘涌;独立的母语评论:积极语用教育观的要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灌南县教育中心 周如俊;建立新型的教育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孝感市英才外国语学校 万端勤;确立开放的教育观 优化班级管理[N];孝感日报;2005年

9 中央党校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尹永纯;更新教育观 拥抱知识经济时代[N];大众科技报;2001年

10 清华附中 王加宁;教育观是教学法的立足点[N];音乐周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严奇岩;族群性和地域性:四川客家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景媛;以人的诗意的在为出发点的浪漫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秀芝;约瑟夫·凯比较教育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牟忠彦;生命教育观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欧;激进建构主义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伟平;一项关于农民义务教育观的经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阳庭庭;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蒙格;墨家教育思想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5年

8 郭晶;培根教育思想研究:从知识论到教育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辉;伊拉斯谟的基督人文主义教育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殊芳;晋江市中小学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观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95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95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