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青少年情感关系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发布时间:2018-04-07 17:42

  本文选题:青少年 切入点:情感关系 出处:《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摘要】:考察了13~22岁青少年与重要他人的情感关系特点和发展变化,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情感关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被试对父母的情感需要总体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没达到显著的年龄差异。而女被试则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年龄差异显著。男女青少年在各年龄段对同性朋友的情感需要最多。(2)随年龄增长,男青少年在寻求父母亲近、接受父母情感支持、肯定、鼓励和帮助上都逐渐减少,而女青少在这些方面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且,男女青少年在给予父母照顾上以及对异性朋友的各项心理功能的需要上都表现出增加趋势。(3)根据焦点人物来划分情感关系类型,发现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同性朋友类型所占的比例最高,到大学阶段异性朋友类型的比例最高。而父母类型所占的比例比较少。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13- and 22-year-old adolescents and important oth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affective relationships of the adolescents.The emotional needs of parents of male subjects decreased with age, but did not reach significant age difference.The female subject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ag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ts have the greatest emotional need for same-sex friends at all ag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male adolescents are gradually decreasing in seeking parental closeness, accepting parental emotional support, affirming, encouraging and helping.Young women, howeve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se areas.Moreover, adolescents of both sexe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giving care to their parents and in the need for various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friends of the opposite sex.The proportion of the same sex friend type is the highes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opposite sex friend type is the highest.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ype of parents is relatively small.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07JC840011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石伟,张进辅,黄希庭;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2 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李峰;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3 方晓义,董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亲子冲突[J];心理科学;1998年02期

4 陈会昌,辛浩力,叶子;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J];心理科学;1998年03期

5 张文新;王美萍;Andrew Fuligni;;青少年的自主期望、对父母权威的态度与亲子冲突和亲合[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6 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存喜;试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窗口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陈衍;陈新宇;;亲子关系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陈晓荣;朱保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竞技期望、教练员训练方式与团队归属感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4 王雅春;曹华;;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郑祥专;王其泉;黄春花;;论初中生人际关系处理水平对学习成绩的影响[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罗华;;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和行为特征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石伟,张进辅,黄希庭;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8 戴斌荣,阴国恩;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9 王晓庄;马惠霞;;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人际素质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10 涂翠平;方晓义;刘钊;;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The Weekly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 Behavioral Autononm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m Behavioral Autonomy and Attachment[A];Proceedings 2010 IEEE 2nd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单志艳;中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相应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田若飞;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梅玲;大学生内隐—外显性态度的测量与关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桐;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的交互性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黄远玲;关系型自我构念和实际亲密度对朋友参照效应的影响[D];宁波大学;2009年

4 宋鸿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芳;电子邮件与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坤;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马世栋;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侯爱民;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及相关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滢,张力;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1年06期

2 方晓义,董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亲子冲突[J];心理科学;1998年02期

3 黄希庭,李嫒;大学生自立意识的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4 杨红升,朱滢;自我与提取诱发遗忘现象[J];心理学报;2004年02期

5 田霞;20世纪上半期农村家庭亲子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伟清;;再订《青少年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4年09期

2 姜曼;;《青少年日记》爱你没商量[J];青少年日记;2004年19期

3 彭燕燕;;爱上《青少年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5年03期

4 姚致义;;致《青少年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2年23期

5 苏秦;;致焕然一新的《青少年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4年23期

6 黄飞武;;我读《青少年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5年02期

7 杜芊芊;;邂逅《青少年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6年09期

8 郝三平;;我们已“相处”12年[J];青少年日记;2002年19期

9 ;交流时间[J];青少年日记;2004年18期

10 崔为安;;《青少年日记》我们的好朋友[J];青少年日记;2004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R,

本文编号:1720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20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