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发布时间:2018-04-10 07:38

  本文选题:寄宿制学校 切入点:初中生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5期


【摘要】: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宁夏274名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和300名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寄宿制学校初中生总体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初中生,其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高于后者。(2)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年级差异,而非寄宿制学生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初一好于初二和初三,两类学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年级。结论: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寄宿制学校,且主要表现在初一年级学生身上。
[Abstract]: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274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oarding schools and 300 non-boarding school students in Ningxia were studied with the Mental Health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overall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boarding schoo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board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2) there was no grade difference in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board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grade difference of non-boarding students is that grade on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grade two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schools is mainly in grade one and grade two.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boarding schools is not as good as that in non-boarding schools, and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儿童发展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880009)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2 刘朝军,田素英,寻广磊,贾占玲;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7期

3 范虹江;寄宿制初一学生焦虑、抑郁和应付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4 尹小琳;何晓燕;罗书伟;;初中生师生关系与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2期

5 刘志宏,魏华忠,常若松;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及压力感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6 刘旺;冯建新;;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6期

7 唐慧琴,杜亚松,刘漪,徐韬园,童静娴,戴敏敏,章健华,王运调,唐盛昌,张在舫;寄宿制重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状态与行为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8 左占伟,邹泓,马存燕;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1期

9 周波;张智;;初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SCL-90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1期

10 杜亚松,童静娴,徐韬园,唐慧琴,刘漪,唐盛昌,王运调,张在舫,戴敏敏,章健华;寄宿制重点高中生家庭环境对自我意识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娟;;学业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社会支持的对比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甄志平;张瑛秋;邢文华;;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3 李湘媛;;论儿童书籍设计中的互动性[J];包装工程;2010年22期

4 张彦军;李美华;;西宁市区1478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报告[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5 万丹玮;;浅析小学生语言表达教育[J];成功(教育);2009年09期

6 房文杰;;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特征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7 李香;李姗泽;;论象征性游戏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许风霜;;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初探[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杨翠萍;;青少年网络使用调查与成瘾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刘岳江;王晓成;周新华;李志鹏;;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速;;华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张毅;;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以南通地区为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5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国军;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章羽;非理性在个体道德养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9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张元文;少儿篮球适宜教学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斌;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4 石瑜婷;大学生归因方式、人格特征与内疚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孟随;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华英;流动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8 黄硕;幼儿颜色经验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9 董佳羽;工读学校学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杨阳;亲子三角关系在初中生知觉父母婚姻冲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韬园;忻仁娥;林霞凤;陈寿康;唐慧琴;;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在上海市中小学生中的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1991年01期

2 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刘向欣;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综合征30例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5期

4 王树元,王荣芝;滨州市滨城区中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分布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9期

5 阳德华,王耘,董奇;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结构与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6 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领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7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8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9 李冬晖,陈会昌,侯静;父母控制与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1年04期

10 侯静,陈会昌,王争艳,李苗;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昊;许霞;;初中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廖美玲;阮思静;;厦门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8期

3 何俊华;辛向;;民办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02期

4 赵荣,罗新坚 ,王旭林 ,郑海;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5 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8期

6 汪洁;谢珊珊;沈晓维;李慧君;;某西藏班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年07期

7 宋军;;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学理论;2009年25期

8 陈荣根;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5期

9 蒙宗卿,潘岐福;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10 苏昊;许霞;;初中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洁;沈晓维;谢珊珊;李慧君;;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邱海龙;戴秀江;;初中生性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雯;颜克段;;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9 欧阳超;;浅谈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生德育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黎;西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刘亚媚;托起深山的希望[N];宝鸡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陈凤;挺起教育脊梁 托起草原希望[N];阿勒泰日报;2009年

4 王 晖;山里娃上学也住校了![N];河南日报;2004年

5 ;让城乡孩子在一条线上起跑[N];朔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孙瑞生;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朔州召开[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7 彭洋;山西出台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N];中国建设报;2008年

8 记者 蒋凌;因地制宜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N];兰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董芸 通讯员 余方方;西安启动3万山区学生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N];陕西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闫永清;右玉县六措并举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N];朔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慧;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家碧;台湾省苗栗县初中生休闲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倩;基于需求的初中生非法药物滥用预防干预模式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宜静;初中生逆反心理疏导和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冬煌;泉州市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游会泳;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岩岩;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对朝鲜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8年

5 张绣蕊;初中生自卑感调查及其认知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6 肖海彦;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葛静霞;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新梅;维吾尔族、汉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文贞;初中生情绪安全的特点及其与心理适应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静;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30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30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