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脚本式协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9 14:50

  本文选题:脚本 + 脚本式协作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摘要】:脚本式协作的提出源于解决协作学习过程中协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这些活动无法自发进行之间的矛盾。本文追溯了脚本、脚本式协作的起源,探索了脚本式协作在面对面环境中从最基本到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方式。近年来,计算机的出现为协作学习提供了新的机遇,计算机支持下的脚本式协作方式也因此有了新的实现方式,而主要的两种方式是脚本内嵌到学习环境的方式和软件代理的形式。
[Abstract]:Scripting collaboration comes from resolv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 inability of these activities to proceed spontaneously in the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This paper traces the origin of scripting and scripting collaboration, and explores several ways of scripting collaboration in face-to-face environment from the most basic to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maturity.In recent years, the emergence of computers has provided a new opportunity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The two main ways are script embedded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oftware agent form.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重点研究项目“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7SJZ003)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学习者:文化、心理与环境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2 张冀生;开放教育方法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年02期

3 ;学习者面临的挑战[J];山东教育;2000年17期

4 梁玮;网络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刍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5 李振华,李汉邦;网络教育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J];教学研究;2004年02期

6 邓志伟;个性化教学的课程研究(下)[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3期

7 刘莉;远程学习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远程教育专家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8 美国心理学会教育事务局专门小组 ,盛群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重构和改革学校的架构[J];远程教育杂志;2003年06期

9 毛向辉;学习的建构法则[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0期

10 张信军;浅议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高茅;杨亚萍;彭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翠霞;张彤;;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帮助方式对学习绩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高应学;;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模式的转变[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肖前瑛;;学习策略及其训练[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跨越新高度 开启新的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常生龙;给教育找一个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朱立祥;这节课体现了有效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孙勤东;够得着与跳起来够得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基础部 琚泽钦;运用CAI的科技魅力 展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10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立广;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关系管理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田久乐;数字化终身学习中基于学习者兴趣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颖;基于学习者情感模型的任务驱动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静;M-Learning内容设计及评估标准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5 陈攀峰;E-learning中学习者个性特征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卓芬;网络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及其个性化网络课程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娜;网络课程中学习过程评价的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玲玲;电子双板环境下基于Clicker的课堂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红磊;基于社会性标签的相似学习伙伴推荐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艳茹;基于网络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3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73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