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与辨正
本文选题:回归生活世界 + 教育改革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摘要】: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把回归生活世界视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以克服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现象。但什么是"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仅仅是机械地回到生活细节、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甚至整个日常生活中吗?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本文试图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个话题,以便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和实质。
[Abstract]:In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people regard retur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as an important way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phenomenon that education is separated from real life. But what is the "life world", the return to the "life world" is just a mechanical return to the details of life, life events, life experience and even the entire daily life? What should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n education returns to the world of lif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examine and reflect on the topic of education retur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the return of education to the world of life.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清;;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误区及出路[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陈静;;民族地区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陈庆华;;生命意义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王建;;高等教育工具化现象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李海艳;;《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教学反思[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熊春林;黄正泉;熊亮;;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7 时伟;;区域公共文化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刘艳琳;;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杨晓玲;;生命视阈中的语文阅读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豆海红;;赞可夫和布鲁纳的教育理念之比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曦;;《Final Cut Pro入门与应用》实践教学课程浅谈[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雪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青少年科普期刊编辑论[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罗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胡洪羽;彭蜀晋;;从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窥探课程改革取向[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赵树魁;关艳琴;;高师院校直面基础教育新课改挑战的对策探析[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7 张文斌;;素质教育与校风建设[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滕瀚;孙超;;当前农业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张艳丽;余红芬;孙凤琼;;浅谈中专学校师生发生冲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王瑶;;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死亡教育的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发军;农村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成败归因现状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彬;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哲;与生命相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孙启友;产学结合提升艺术设计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智娟;崔国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与辨正[J];教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2 梁徐宁;;生活世界与道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24期
3 胡雁;;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教育理解[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4 杨清;;“生活世界”≠“日常生活”——走出语文教学实践的误区[J];语文建设;2007年01期
5 吴君磊;;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5期
6 杨宏权;;教育叙事,让教育研究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10期
7 张胜军;施光;;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之意指与误指[J];教育导刊;2007年11期
8 林耀煌;;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4期
9 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J];学前课程研究;2008年10期
10 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永霞;;中医饮食养生与中国食品科学的和谐设置[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2 吴明证;;自尊结构和个体心理调适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陈传锋;许净露;金一波;;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胡国柳;张长海;吴顺祥;;基于职业成长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关于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推进北京市农业现代的调研报告[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9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高金力;;谈幼儿园园长在教育改革中的应有心态和作用[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典顺;数学:意义的领域[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帅倩;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马玲丽;走向日常生活的诗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荣清;批判与建构: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忆琳;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道德教育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方涛;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7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8 郝真鸣;新世纪高校教学园区环境建设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10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95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9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