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研究
本文选题:教学反思 + 特级教师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摘要】:正良好的教学反思意识和反思行为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巨大的矫正和预告意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特级教师是优秀教师中的佼佼者,是教师队伍中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教学反思会有什么特点呢?与普通教师之间又会有哪些差异呢?对此我们从"反思认识和反思行为"两方面入手进行了调查研究。
[Abstract]:Good teaching refl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flective behavior have great correction and preview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pecial teachers are outstanding teachers and leading figures in the teachers' team.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what will there be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ordinary teacher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W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from two aspects: "reflective knowledge and reflective behavior".
【作者单位】: 浙江教育学院;
【基金】:浙江省社联2005年重点课题(编号05Z49) 浙江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题(浙教办师[2007]93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德侠;;自我反思:导师的责任和义务[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远航;省教育工会组织优秀教师到庐山、黄山游览休养[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2 ;魏心一同志在晋升特级教师大会上的讲话[J];安徽教育;1980年11期
3 刘明芳;向光荣的人民教师致敬——特级教师简介[J];安徽教育;1980年11期
4 辛放;欢迎“冒尖”[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5 ;鹰潭市小学学习景山学校开展教改试验[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6 陶剑华;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南城县珀s曅⊙丶督淌迫曰慕萄Ь閇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7 刘可;深入山区农村 推动电化教学[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8 庆元;简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9 ;群英欢聚畅谈形势精神振奋跃马长征[J];四川教育;1980年04期
10 ;新春笔谈[J];四川教育;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雪梅;;提问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丁桂英;;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真”与“假”[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 赵伍;申继亮;;可视个案研究培训模式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陆振权;;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关于上海市七宝中学教育改革实践的调研报告[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5 张君;;开启智慧之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6 柏洁;;阅读教学要坚持“八重”[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仁义;张琼华;魏开明;;“测小灯泡功率”实验教学反思[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建新;;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反思[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利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陆晓峰;;教师课堂教学小结在教师自我素质提高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N];北京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高耀彬;要当就当好老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王鹏伟;为鲜活的生命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张宝敏;青春在事业中闪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赵正元;走在教改的前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平;以人为本 教文育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柯昌万;在最小区间寻求最大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张国际;“从知识到能力——新世纪教育读物出版专家研讨会”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朱振岳;浙江:让优秀年轻教师尽快冒出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记者 赖红英 通讯员 李洁;广州教师住得“安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吴卫东;教师个人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法斌;山东省高中英语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晓;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丹;特级教师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卫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魏书生教学改革之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储召红;论教学反思及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钱虹;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沙欧;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安晶晶;探究优秀语文教师的反思智慧[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刚;农村中学实施化学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温勇;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96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9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