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类基本教学方法
本文选题:教学方法 + 认知教学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11期
【摘要】:本文主张以人的心理因素(知、情、意、行)为参照,把教学方法区分为四大类,即认知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教学,并依次对它们进行了考察。
[Abstract]: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knowledge, emotion, meaning and behavior), this paper divides the teaching methods into four categories, namely, cognitive teaching, experienti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reative teaching, and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m in tur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年11期
2 桑青松;探究信息处理教学模式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桑青松;多元智力理论与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与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卢晓梅;在生物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田如琼;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J];教学研究;2005年03期
4 汪清蓉;;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年S1期
5 汪涛;李敏;谭静;;体验式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玲;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刘俊秀;物理课堂教学与自学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盛爱军;体验式互动教学的绩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先花;教学模式建构中的审美精神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廖剑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学翠;幼儿园体验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罗明;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军英;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兰;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付爱娟;中小学作业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恒德,程敬宝;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观述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仪华,裴建华,徐问之,肖守中;心音计算机模拟[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1年06期
2 戴玉芳;几种德育方法的心理学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3期
3 唐国兴;不断总结 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浅谈教学方法及艺术性[J];常州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张廷凯;试论课程、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02期
5 杨元元;教学方法实践机理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林建东;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8 辜晓波,缪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江西教育;2003年19期
9 张红梅,常青;“启发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辛超丽;关于“开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辉;李林英;林子慧;;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张敏;;信息环境下互动教学研究与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向阳;;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天明;;我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王宽明;;杨辉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周艳萍;;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影响下的高职高专教学[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李正玉;;网络多媒体教学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8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兴桂;;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关键[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10 陈盈;;浅议多媒体课件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子的教学方法[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辑,,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博士生 王家俊;有效始于有趣 全面关注全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 邱永诚;更新观念,寻找新的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安徽舒城师范学校 钟能文;以哲学方式问思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李元卿;带着感情来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李红革;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N];济宁日报;2008年
7 美国洛杉矶联合矶学区第六学区教育局局长 马丁·格兰多;寻找解决复杂问题的简单方法[N];天津教育报;2008年
8 吴琼;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有关专家提出六种教学方法[N];吉林日报;2000年
9 赵纯仁;富有成效的素质教育方法[N];吉林日报;2007年
10 李茂;教学方法比“小班化”更重要[N];中国教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年
2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正青;当代学校和平教育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娜斯佳(Zheldak Anastasiia);近20年俄罗斯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良宏;生成性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世敏;ICAI系统中的教学方法选择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3 张晓彤;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案制教学法的实施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雪利;职前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倩倩;知情交融的教学方法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泽旭;“自主探究—诱导解惑”式教学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顾学明;“目标—分层—导学”教学方法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东华;德育课教学方法优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袁艳;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现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荷皎;美国服务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66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86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