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
本文选题:知识传授 + 知识建构论 ; 参考:《教育学报》2009年03期
【摘要】:从知识形成角度,当前知识观上流行一种"知识建构论"。反映在学校教学中,与之紧密相联的知识获得观,随即强调知识不具有传授性,只有通过建构式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知识。细究此说法,显然与长期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教学规律不相符。分析这种学习观的出现,其理论根源就在于过分肯定了"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而忽视了"知识建构论"自身固有的理论局限性。坚持以辩证唯物认识论为指导,反思"知识建构论",则有益于重新认识知识形成和获得的机制。反映在学校教学中,则有助于澄清对知识传授的误解,以及认清知识传授与学生建构式学习观念之间相得益彰的教学意蕴。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knowledge formation, a kind of knowledge constructivism is popular in the view of knowledge at present. Reflected in the school teaching,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immediately stressed that knowledge does not have imparting, only through constructive learning, students can acquire knowledge. This theory is obviously inconsistent with the teaching rules explored in long-term teaching practice. Analyzing the emergence of this kind of learning view, its theoretical root lies in over-affirming the teaching implication of "knowledge constructivism", but neglecting the inherent theoretical limitation of "knowledge constructivism" itself.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epistemology and reflection on knowledge constructivism, it is beneficial to re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formation and acquisition. Reflected in the school teaching, it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 teaching and to recognize the teaching implication that the knowledge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constructive learning concept complement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4期
2 孙振东;;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3 刘硕;;“重建知识概念”辨[J];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郑翔;皮亚杰教育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王希宝;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徐丽萍;浅论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作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6 李如辉;危机、危机的化解与新生──肾藏象学说的发生学概论[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秦策;司法客观性的理论构建[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熊和平,赵鹤龄;后现代批判视角我国近20年的教学过程本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周晓琴;;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影响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靖华;;也谈苏辛词派[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克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管理重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生长机器智能理论构架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刘静;GX实验的学习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CAI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0年
4 周文;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干预实验[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罗怡桂;刚体力学ICAI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洁;神理与诗情——论船山诗学的超越本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庆奎;数学学与教的建构主义视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9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10 吉丹如;建构主义教育观与中学教学素质教育[D];扬州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顾明远;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孙喜亭;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发展概述[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6 张红霞;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3期
7 柏舟;言语理解过程中的记忆[J];现代外语;1989年03期
8 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9 于伟;论坚持合规律性的教育观[J];教育学报;2005年05期
10 孙振东;;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意识[J];大众心理学;2003年05期
2 罗庆;;“初升高综合症”成因及治疗[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7期
3 杨怡霖;;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重心的转移[J];理论界;2011年07期
4 姜婷婷;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视阈下的教师角色期待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5 王乃干;;谈科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6 时俊卿;;论“学习机会”策略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8期
7 ;源创教育杯“课堂教学精彩一页”征文启事[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8 孙俊勇;;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0期
9 李娟;;对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性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10 许康;杨维磊;宁福堂;;浅议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高等教育中的优势和局限性[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李红;;关注“心理边缘学生”——对补救性心理教育的深层次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单从凯;;论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群体[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霞辉;;农村中学远程教育实施的感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周国斌;;实践陶行知德育思想 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5 卫作辉;;网络时代的学科教学途径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晓燕;周福轩;;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鲁艳;;发展校外教育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翠平;;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潘福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兆农 党波涛 整理;教育不能简单迎合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2 江苏省泗阳职业教育中心 朱月树;如何实现知识传授向知识传导的转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韦健;放飞学生的翅膀[N];贵州民族报;2006年
4 麻城市教育局 项炜;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观[N];黄冈日报;2008年
5 苏军;培养好公民是基础教育重点[N];文汇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吕晶;爱心在行动[N];榆林日报;2011年
7 泗洪县教育局 肖红;运用多媒体教学切忌喧宾夺主[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李彬彬;浅谈农村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N];团结报;2006年
9 张兴 陈竹 万群 王兵 赵国梁;多措并举塑造青少年核心价值观[N];贵州日报;2007年
10 石兴录;义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能力[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萍;教学变革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焦洪网;知识与能力一体化的实践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3 张伟娜;深度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玉梅;论教学与生活的联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新亮;论德育与教学一体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江新会;教学效能感结构的研究及层面理论的应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孟琦;知识转型和教师角色转变[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武旭晶;活知识的本质和形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蒋洁;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师角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金星;论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8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89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