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8-05-17 18:05

  本文选题:中国现代教育 + 教育形态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摘要】:20世纪以降,现代教育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主体形态。中国现代教育是指自鸦片战争之后逐步拓展的教育形态,即经过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新政"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教育等若干时段并变革至今的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教育形态。中国现代教育是一个描述现代中国社会的教育总体特征的范畴,它是在中国古典教育与现代教育抑或中国传统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相互对待和互为比较中确立起来的。中国现代教育萌生于20世纪初年,以1901年改书院为学堂的诏令、1902年的壬寅学制、1904年的癸卯学制以及1905年停废科举为制度标志。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不是某个单一制度因素所能决定的,它乃是由多个制度因素合力来完成的。
[Abstract]:In the 20 ~ (th) century, modern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history.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is a form of education that has been gradually expanded since the Opium War, that is, through Westernization education. Reform education, "New deal" education,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education and so on have changed the educational patterns which adapt to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society.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is a category that describ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t is established in the treatment and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classical education and modern education or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originat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t was marked by the imperial edict of changing academies into academies in 1901, the school system of nonyin in 1902, the school system of Guimao in 1904 and the aboli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1905.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is not determined by a single institutional factor, but by a comb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微;;“兼容并包”与“谬种”退隐——桐城文章与大学教育的现代转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龚郭清;论戊戌政变前康有为对君主专制政制的批判[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储著武;;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4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章征科;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朱俊;黄遵宪地方自治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孙德玉;;吴汝纶赴日考察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颜丙震;;“清代帝王多勤政”之原因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徐希军;;学术、人事与私德:陈独秀被免除北大文科学长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沈寂;;五四运动前皖人与北京大学——兼论陈独秀的革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斌贤;;编写《外国教育史》教材的体会[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王杰;;盛宣怀与中国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周晔;;教育近代化的积极推动力——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彭尔佳;;清末“教科书”的发生及其编审定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孙石月;于近仁;;试析20世纪初出现留日高潮的社会基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崔运武;郑登云;;论清末民初的高等师范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9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7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丽丽;清代科举与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902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02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9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