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校本研究的意义
本文选题:校本研究 + 课程改革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7期
【摘要】:校本研究是教育科研面向基层学校的一种科研方式,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呈现出了其他科研方式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校本研究可以推动课改走向深入、改进现行教研方式、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拉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促进教育科学繁荣等若干方面对校本研究的重要意义作了深度阐述,意在充分展示校本研究的魅力。
[Abstract]:School-based research (SBR) is a kin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which is oriented to grass-roots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Based Research (SBR)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school-based research can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form, improve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and stimulat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research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order to fully display the charm of school-based research.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研教科室;
【分类号】:G4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f浩,钟声m$,萧广润;电工学课程必须改革——评介国外大学非电类电工教材[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林木欣;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计[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3 叶立群;中小学课程设计中的三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4 林金铭,傅光洁;别具一格,堪资借鉴——M.I.T.《机电动力学》第一卷的试用情况与初步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5 ;我系三个专业的专业课改革情况[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6 何培之;“普通化学”课程改革的试验[J];化学教育;1981年03期
7 ;关于支持和订阅《中学政治课教学》刊物的通知[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01期
8 孙昌璜;;试论农学基础课程在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教学中的作用和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9 郭奕玲;;普通物理在工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介绍美国关于大学是否要开设普通物理的一场笔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10 王佩雄;从教师权威、儿童中心到课程结构——略论近、现代西方教学论发展的若干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启谈;;系统原则和高师课程改革[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应明;;面向21世纪的《数学模型》课程改革[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建国;;论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我见[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翔鹤;曹敏;姚慧君;高西林;周宗团;张新伟;曲双为;;机械类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实践与体会[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苑国强;;山东工业大学“甩图板”工程初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启美;;现代图学教育改革的探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晓红;;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桂芬;;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吴淼;李闪;张光宇;;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中学 姚金明 孙纪芳;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 黄汉升;依据新课程方案 建设新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小学 郑瑛;美、日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大阪;日本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迅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高耀彬 特约记者 贺斌;面向新世纪的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李建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最后攻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从改革课程方面实施“减负”[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尚丽新;《乐府诗集》的刊刻和流传[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2 曾晓荣;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肖怀宝;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课程改革方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群林;中小学活动课程浅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15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1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