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的伦理考辨
本文选题:灌输 + 正当性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摘要】:有关行为正当性的讨论首先是一个伦理学问题。鉴于已有的关于灌输正当性的辩驳很少有基于伦理立场的考虑,本文从目的论与义务论两种有代表性的伦理学观点出发,考查灌输作为一种方法在道德上是否正当这一问题。灌输具有的强制性和排他性,保证了学生高效地朝向既定的目标发展,从而使其符合目的论关于行为道德性的评价标准;但灌输结果上的善无法掩盖其过程的恶,在义务论视角中,灌输对人的自觉与自愿的漠视,对人的理性自主的压制加之面临的普遍性缺失的困境,使其存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教育的道德本性,决定了摒弃灌输的必要性。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f the justifiable behavior is a matter of ethic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existing refutation about indoctrination is rarely based on ethical standpoints,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two representative ethical views on the theory of teleology and the theory of obligation, examin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nstillation as a method is morally justified. Compulsion and exclusiveness guarantee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efficiently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s, so that they conform to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the moral character of the skopos theory, but the good of the instillation results can not cover the evil of the proces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obligation, it instills the conscious and voluntary disregard of the human being and the suppression of the rational autonomy of the human being. The lack of universality has caused great challenges to its existence. The moral nature of education has decided to abandon the necessity of inculc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迟希新;道德灌输的认知心理学释义[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陈勇军;论权利的伦理意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朱大明;;科技论文题名中“研究”一词的使用原则[J];编辑学报;2006年03期
6 徐国庆;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杜宝贵;张满胜;于彩虹;;公共政策选择中价值冲突根源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岳宣义;;司法行政反腐败功能初探[J];中国司法;2006年02期
9 陈进华;自律与他律: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10 江娅;社会工作的伦理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魏励;;现代汉语“作”和“做”的使用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孟国;;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语速问题的调查和思考[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5 张洪敏;;史文朋诗歌的伦理内涵[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文俊;;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教育公平问题[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学科制度的视野[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黄璐;;对电子竞技运动若干理论问题的商榷-兼论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的区别(续)[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9 欧阳晓芳;;词义类型及语言理解[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霍涌泉;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锦国;高校摄影选修课中的审美教育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洪刚;重庆市沙坪坝区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超;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蔡灿新;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孙阳春;论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恒;关于侵害中学生体育权利行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芳云;公正:社会转型时期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10 田送智;法官在民事审判中的利益取舍[D];湘潭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采;;释“移感”[J];学术研究;1980年01期
2 叶心佛;;“作者书社”小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3 邝忠龄;;语文教学拾零[J];四川教育;1981年07期
4 才云峰;;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灌输[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5 张泉涛;黄周会;;论对中学生灌输新的就业意识[J];甘肃社会科学;1982年04期
6 ;清除独断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影响[J];天津教育;1982年Z1期
7 王文荪;;要“润”,不要“灌”[J];江苏教育;1982年03期
8 蒋琼玉;;要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2年10期
9 陈宝庆;;扎根串连 各点突破——文言阅句知识教学拾贝[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01期
10 陈仙波;;倡议开设“未来学”课[J];未来与发展;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贝淑芝;张峻义;;审判公正的内涵界定及其运作[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2 张志铭;;司法判决的结构和风格[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高远超;高峻泰;高艳秋;;龙胆泻肝汤验案四则[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许小东;;组织中权术行为的认识与管理[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继成;;法律解释-裁判规范的正当性证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6 张均;马吉增;张延生;;关于医疗照射的几个辐射防护问题[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张新民;;试论现代公德意识与传统礼义的和谐化建构[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颐;;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士骏;;持续照射情况下公众的放射防护[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李士骏;;公众照射的放射防护方略[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卫东 陈瑞华 任丽春;理性审视沉默权[N];北京日报;2000年
2 宋希仁;怎样认识道德的“应当”[N];光明日报;2000年
3 朱正伦;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0年
4 田宏杰;刑事立法正当程序的构成要素[N];检察日报;2000年
5 铁炎;国家的权力与公民的权利[N];检察日报;2000年
6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陈瑞华;程序正义:“看得见的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范素;“政治哲学”是如何可能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外籍教练往里装 中国足球一锅汤[N];中国体育报;2000年
9 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 李明舜;对婚姻法修正草案几个问题的思考[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胡锦光;行政机关必须树立依法行政观念[N];中国税务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梁玉霞;论刑事诉讼方式的正当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李钟斌;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赵承寿;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D];复旦大学;2003年
7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李晓辉;信息权利推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应红;论滥用职权罪[D];郑州大学;2000年
2 王莉;刑事诉讼程序正义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传新;论法律推理[D];河南大学;2001年
4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朱发义;道德的法治价值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李海炅;法院调解作为一项诉讼制度的考察[D];河南大学;2002年
8 王瑞军;司法解释的目标及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胡勇;自由、秩序与法治[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10 马德鸿;论现代型诉讼中的法院[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15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1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