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辽宁省民众教育发展探析
本文选题:民众教育 + 通俗教育 ; 参考:《北方文物》2009年02期
【摘要】:民国时期辽宁省民众教育是在国家、地方政府和知识分子群体的积极倡导下进行的,它以通俗教育、平民教育和国民简易教育等为主要推行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东北地区教育近代化。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opular educ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active initiative of the state, local governments and intellectual groups. It was mainly promoted by popular education, civilian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imple educ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To some extent, th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has been promoted.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焕林,,李国伟;阎宝航与奉天贫儿学校[J];辽宁档案;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若忍;;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对现代成人教育的启示[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华玉;;高阳乡村民众教育思想的回顾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郑周;;近10年关于民国社会教育的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4期
4 徐祝申;;东北地方当局对日本文化侵略的抵制[J];沧桑;2012年03期
5 王凤杰;邢悦;;20世纪20年代奉天省新学制改革述论[J];北方文物;2012年02期
6 黄晓通;;以教育进行启蒙与救亡——谢荫昌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叶立群;;近代辽宁地区与日本的文化交流[J];兰台世界;2010年20期
8 高晶;;关于奉天实业学堂初建时期几个问题的考证[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高晶;;新民公学堂创建原因初探[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康艳华;;张作霖抵制日本控制的举措与东北近代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静芳;王建学;;五四时期东北新型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历史作用[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爽;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3 邱广军;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1866-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凤杰;王永江与奉天省早期现代化研究(1916-1926)[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皓;盛京将军赵尔巽与日俄战争后的奉天政局[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谢忠宇;满铁附属地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秋静;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建明;近代辽宁报业研究(1899-1949)[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建;北洋政府后期(1919-1927)由校内矛盾诱发的学生罢课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晓军;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地区新式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马丽梅;清末新政中的奉天教育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晓明;论清末东北的教育变革[D];辽宁大学;2007年
5 蔡云龙;1905-1931年奉天地区实业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8年
6 徐振;民初奉天职业教育研究(1912-1929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袁丙澍;张鹤龄维新变法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余佳珍;陈礼江民众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姝;东北铁路学校对东北区域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1891-1945年)[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秦静茹;民国时期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周;;近10年关于民国社会教育的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4期
2 储朝晖;;南科大:开启公众对教育变革的理性表达[J];小康;2011年07期
3 黄小英;;民国时期播音教育的历史回顾[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郭元博;;回顾电化教育发展历程 讴歌教育信息化发展成就[J];西藏教育;2011年06期
5 范培松;;苏州大学文化史编写中的感叹[J];苏州杂志;2011年04期
6 陈蕴茜;;地方展览与辛亥革命记忆塑造(1927~1949)[J];江海学刊;2011年04期
7 霍娟娟;;论民国基层政权建设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以苏南地区为例[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8 阿伦娜;;电化教育事业的初创——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成果之二[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9 肖朗;杨卫明;;近代中国大学与教育学会的互动及其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肖朗;许刘英;;雷通群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学术史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冯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民众教育研究——以《中华教育界》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吕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浙江省举办民众教育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3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4 赵玉春;;试谈“两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职能及作用[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5 赵玉春;;试谈“两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职能及作用[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宝祯;七十年前的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N];联合日报;2010年
2 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张廷银;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事业[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四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 崔永刚;繁荣发展的四平文化[N];四平日报;2009年
4 ;高阳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及无锡实验[N];联合日报;2010年
5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 黄波;山城后花园 文化新风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YMG记者 凌云鹏 通讯员 国臣 庆敏;“二乡师”:胶东师范教育的摇篮[N];烟台日报;2010年
7 任荃;让中华小吃变成世博快餐[N];文汇报;2005年
8 田丰;九十四年前的《漳州日报》[N];闽南日报;2007年
9 ;传承历史文脉 展现园林魅力[N];厦门日报;2008年
10 赵凤华/韦国华;高校要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申国昌;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爽;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鹤;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进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凤杰;王永江与奉天省早期现代化研究(1916-1926)[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晓林;中国近代农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绍春;清末与民国前期天津社会教育研究(1905-1937)[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晓伟;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发展嬗变及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于文哲;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娟;丹麦民众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贺培东;青岛社会教育研究(1929-1937)[D];青岛大学;2010年
6 王隼;民众教育政治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李丽华;防区制时代的四川民众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梅东伟;民众教育中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D];河南大学;2007年
9 黄国庭;江苏公立民众教育研究(1927-1937年)[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天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识字运动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29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2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