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本文选题:心理健康 + 中学生 ; 参考:《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07期
【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抽取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商洛市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市的普通高级中学抽取高三学生共570人,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528名学生中,心理健康者占52.7%,存在轻度问题者占44.1%,存在中等程度问题者占3.2%,存在较重及严重问题者无。各因子检出率(因子分≥3)前三位为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敏感,检出率分别为13.4%、13.8%和10.6%。男女生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科生在强迫、偏执、焦虑、适应不良4个因子的得分高于文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届生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7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复读生(P0.05)。结论陕西省高三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届生、理科生心理问题较严重,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senior three students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in Shaanxi Province, Xi'an City, Xianyang City, Baoji city and Shangluo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ite, and 570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ordinary senior middle schools in each city. The mental health form of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cale (MSSMHS) was adopted. Among the 528 students, 52.7% were mental health, 44.1% with mild problems, 3.2% with moderate problems, and 3.2% with serious problems. The detection rate (factor score > 3) of all factors (factor score > 3) was emotional imbalance, learning pressure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were 13.4%, 13.8% and 10.6,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all factor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P0.05); the scores of 4 factors of compulsion, paranoia, anxiety and maladapt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P0.05);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mpulsion, paranoia, hostility, interpersonal tension and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and maladapt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multiple students (P0.05). Conclusion the students of senior grade three in Shaanxi province have som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 students should have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school should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作者单位】: 陕西中医学院;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2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光远,洪巨燕;温州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甄志平,邢文华;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演进历程及发展构想[J];中国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3 井世洁;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4 吴传东,黄进弟,潘明,陈少仕,杨庆雄,杨志清,叶彩娃,李素花,詹达飞,喻爱军,余蔚菲,郑小英,叶廷蔚;海南省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4年01期
5 王克永,蔡春岚,周晓琴,胡艳琼;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及调适[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7 高茗!230061,张金霞!230061,徐放!230061,沈庆凤!230061;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8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曾海田,罗险峰;师专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宏;刘达伟;;初中学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条目筛选方法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骞;张大均;江琦;;重庆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特点[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辛;;广西卫干院2003级高护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4 史爱忠;王春花;;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5 郭汲源;贾海涛;侯振成;李继阳;李富和;赵祖安;;北京市某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莲娥;唐建良;李婷;;不同性质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震;赵燕莉;;甘南卫校藏汉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比较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易正辉;;电力中专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毛富强;研究生神经症与个性特征、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6 马世栋;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秀梅;班集体建设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宏伟;教师素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丽芬;福清市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枫;刘毅梅;王洁;马晓健;陆雪倩;;无锡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2 张运生,张百让,高留战,杜富广,王国英,冯文平;开封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申艳娥,叶一舵;福州市47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6期
4 王海莲;武丽杰;孙彩虹;夏薇;宫贺;殷培贤;;哈尔滨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杀态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6期
5 陈启山,温忠麟;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6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7 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8 景怀斌;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心理学报;2002年03期
9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10 刘金同,孟宪鹏,徐清芝,张燕;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陕西教育》理事会[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2 ;民办教育家——丁祖诒[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3 田季生;;西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理论导刊;2011年08期
4 ;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工作要点[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5 郭爱萍;郭嘉;;锐意改革 求实创新——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大力推进招生考试改革纪实[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02期
6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双高双普”督导评估的意见[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11年07期
7 ;速读[J];今日教育;2011年06期
8 任艳红;王振龙;;省域人口与教育发展目标预测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9 王波;;为了“人人上好学”——陕西省太白县创新山区办学模式实现教育公平工作纪实[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10 ;《教师报》高中新课改专刊征稿启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柯昌万;切实保证西部教育超前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柯昌万;陕西为县乡教育强筋壮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记者 柯昌万;陕西基教课程改革加快步伐 教师主动参与入佳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记者 许祖华 冯国;买假文凭咋育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柯昌万;陕西:定硬措施推新课改[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记者 郑少忠;陕西建立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N];人民日报;2001年
,本文编号:1928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2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