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本文选题:双语教学能力 + 构成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摘要】:笔者从双语教师的专业标准和双语教学任务出发,在调查实践一线教师和学生对合格双语教师应具备何种双语教学能力看法的基础上,对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解析,认为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由双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和双语教学实施能力构成。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bilingu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bilingual teaching task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bilingual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views on bilingual teaching ability that qualified bilingual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bilingual teachers is considered by bilingual expression ability, bilingual teaching design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of bilingual teaching. The ability to implement bilingual teaching.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新疆高校科研计划立项项目“新疆民族教师双语教学能力评价研究”(XJEDU2006I48) 新疆师范大学文科基地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资助
【分类号】:H09;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向民;;如何在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的双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2 何阳;孙民治;;对高等体育院系本科篮球实践课运用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3 李旭;马满军;向红军;王金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李梅娟;邓逢明;;大学体育双语教学现状与策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周元超;邓逢明;;体育双语教材的本土化建设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郭燕;试论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马国华;;关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陈婷;构建地方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平台[J];经济师;2005年02期
9 张春霞;;高校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9期
10 丁静;对中小学“双语教学热”的冷思考[J];教育导刊;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崇岭;双语教学的理论和中国双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5 彭爱辉;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梅砚;论上海发展中的中小学双语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燕;美国双语教师培训制度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艳萍;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双语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贾静芳;昌吉回民中学双语教学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4 倪宏鸣;双语学习者汉、维语义关系的分析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5 付思美;有关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冬梅;中学物理双语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温哲;中学生物双语教材设计编写原则探索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成刚;脑科学视野中的儿童早期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曹东云;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ISD视野[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桂双;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分析和实践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美英,马万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及其结构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刘洁;试析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因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赵昌木,徐继存;教师成长的环境因素考察——基于部分中小学实地调查和访谈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谢安邦,唐玉光,荀渊,母小勇,孟洁;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6 郭晓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我国高师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7 谢安邦;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推动师范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8 薛天祥,张金福;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管理体制的构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9 荀渊;从政策转变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吴志华,柳海民;论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及高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娇;;俄汉语新词构成的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王静;;基于适应论的商标名的翻译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慧;;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研究述略[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4 ;远古人类创造甲骨文字的奥妙之一[J];校园歌声;2011年07期
5 孙新运;董仁;;双元交相肯定、否定构成的四项式排比[J];当代修辞学;2011年03期
6 韩东;;山西盂县方言的“圪”字研究[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7 沈婷;;新疆口语方言中“子”尾词缀探析[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8 涂海强;;《老乞大》四种版本方位短语“X+方”作状语时构成情况考察[J];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葛树魁;;“所”字词组结构考略[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米热古丽·赫力力;;关于维吾尔古典名著《福乐智慧》所用词语附加成分“-gu”及其词义翻译[J];民族翻译;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君;“姓+称呼语”一类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霞;动态语境的构成及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解释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琳;魏晋南北朝小说复音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段福德;《史记》方位短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锐;《颜氏家训》联合式复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卢傲宇;论汉语广告中的仿拟[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可;《中论》复音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丽君;“定语+的+人称代词”结构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李雅倩;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D];贵州大学;2008年
10 刘莉莉;现代汉语同语式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6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3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