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研究
本文选题:信息技术 + 学科课程 ; 参考:《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摘要】:正高等学校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要基地,将信息技术与多种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1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bases for training cross-century talent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urses provides a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independently, cooperate in learning and share resources.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 knowledge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ir major is the key to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is also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lso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温州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姚国祥,周红春,赵海霞;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燕;张志强;;E-learning与知识管理[J];图书与情报;2007年05期
2 贺晓蓉;刘述喜;李山;董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杨治平,姚立芬,何多敏,邹迟,李川;英特尔未来教育与学科整合的系统构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张海森;论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创新[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2期
5 唐文和,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问题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3期
6 蔡惠,胡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主体作用——关于《数据库系统概论》实践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7 谢康,陈丽;论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8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9 陈琳;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李芒,陈丽,吴u!;对远程教育的现代教学理论问题的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湘梅;翁凡亚;;Ton Mooij和Ed Smeets的中学ICT实施模式及其启示[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侯丽平;王移芝;;浅谈基于Blended Learning信息技术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徐素霞;刘桂芬;马文婕;;浅谈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王彦群;左明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明洁;;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整合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6 王鲁杨;王禾兴;许娜;;多媒体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的尝试[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赵雪梅;;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李桂华;李志伟;;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间的应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敏;虚拟实验与教学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跃良;支持高级认知发展的VLEs设计理论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小清;协作学习环境下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志珍;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银燕;整合课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宓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莉;信息技术支持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明祥;中小学信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莹迮;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喻东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王琴,杜华,张舒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4 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周红春,郭书好,曾向潮;信息技术与有机化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06期
7 李元元;不断推进本科教育创新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高教探索;2003年02期
8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铭昌;关于微电子工业和第二次产业革命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2 劳伦斯·P·格雷森;陈慧芳;;美国工程教育简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1年02期
3 未宣;;都柏林举行信息技术与工业发展国际会议[J];未来与发展;1981年02期
4 青禾;;加强信息社会工程研究 发展我国第三产业[J];未来与发展;1981年03期
5 田克华;;浅谈高等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2年03期
6 杨惠中;;教育技术学简论[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2期
7 林盛通;;未来战争的画面[J];未来与发展;1982年04期
8 陈俊英;日本高中的信息处理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5期
9 吴福生;;匈牙利普通中学的新教材[J];人民教育;1983年06期
10 朱嘉明;;信息生产和信息社会[J];晋阳学刊;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荣辉;陈尚平;;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策略[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2 翁延年;张树庸;;回顾与展望——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情况简介[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福军;周越;;试谈从MRPⅡ到ERP过程中系统思想的实现[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4 杨公社;;现代科技革命与畜牧业发展[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5 洪鸣鸣;倪焱;;血清氨基酸谱经统计模式识别用于急性白血病的辅助诊断[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夏彦;;金融信息及其开发[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7 陈劲;王如富;;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王众托;;知识管理系统初探[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李小卯;寇纪淞;李敏强;;关于信息技术和组织变革关系的探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杨同宇;;关于定制生产的思考[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关村科技园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上)[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清华大学 李衍达;信息科技对社会的影响[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高文;中关村技术交易中心成功孵化“人大金仓”[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木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将驱动世界经济发展[N];北京科技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吴燕;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钱卫列;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信息管理能力[N];北京科技报;2000年
7 陈刚(作者单位: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网络经济不是泡沫[N];北京科技报;2000年
8 朱建新;知识经济与美国经济[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林毅夫;信息产业发展与比较优势原则[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刘琴;让金融业乘上信息化快车[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坦;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0年
2 冯静;知识经济与财务理论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杨学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信息化推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刘晋;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5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何离庆;网络环境下的智能化农业信息平台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倪义芳;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战略管理平台理论与方法[D];浙江大学;2002年
8 常宁;我国经济信息资源短缺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琚春华;基于信息技术的流通企业管理与组织优化及模拟[D];厦门大学;2002年
10 王雪苓;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登峰;区域制造业动态联盟信息基础结构及其支撑环境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李迅;网络环境下的文档管理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李大军;计算机行业及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张莉;基于Internet的GIS(WebGIS)的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0年
5 肖治垣;论我国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改造的战略构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薛继瑞;数字神经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余蓉晖;论信息技术与会计系统变革[D];暨南大学;2000年
8 熊德义;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于家新;希诺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李绚丽;论敏捷竞争与虚拟企业[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943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4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