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以马叙伦的经历为线索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6-07 01:08

  本文选题:马叙伦 + 教育次长 ; 参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马叙伦的新旧资历使他有机会继续参与执掌中央教育行政。马叙伦任职期间,在协助蒋梦麟改革大学制度、参与文化事业的同时,也无法回避教育界此起彼伏的风潮和派系纷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出现"蔡(元培)系"和"李(石曾)系"之争,所涉及的范围除了中央大学、劳动大学风潮外,还包括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及北平文化教育界等多个领域。马叙伦在这一时期教育界愈演愈烈的派系纷争中逐渐边缘化,这是他1929年底辞去教育次长职务的主要原因。
[Abstract]: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Ma Xulun's old and new qualifications gave him the opportunity to continue to take part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central education. During Ma Xulun's tenure, while assisting Jiang Menglin to reform the university system and participate in cultural undertakings, he could not avoid the incessant trends and factional disputes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re was a dispute between the "Cai (Yuan pei) Department" and "Li (Shi Zeng) Department"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which involved not only the Central University, but als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trend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and the Labor University. Academia Sinica and Peiping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other fields. During this period, Ma Xulun was gradually marginalized in the fierce factional disputes in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which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his resignation from the post of education undersecretary at the end of 1929.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06JC770003)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乔兆红;1929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天涯;蔡元培的民族独立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王晓秋;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张希林,张希政;恢复重建京师大学堂的张百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罗振亚;“破坏性重述”──胡适新的文学史观的构筑[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6 焦树安;陈垣与中国国家图书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年03期

7 焦树安;京师图书馆早期的三位馆长:缪荃孙 江瀚 夏曾佑[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年04期

8 李均;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史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9 周川;中国近代大学建制发展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10 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济生;;“打倒孔家店”还是打倒秦家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重新解读[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左玉河;;西学东渐与晚清学风嬗变[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3 罗检秋;;西潮冲击下晚清汉学的调适与演进[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4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论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困局[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5 鹿锡俊;;蒋介石的中日苏关系观与“制俄攘日”战略——兼论蒋汪分歧的一个重要侧面(1933~1934)[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卷)[C];2002年

6 张太原;;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自由主义者眼中的民族主义——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葛夫平;;20世纪前期中法教育合作事业反思——以上海中法工学院为例[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刘贵福;钱玄同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田旭东;20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朱晨海;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广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的哲学基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钟令彩;齐鲁大学与近代山东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包平;近代中国农业教育研究(1897~1937)[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汪业全;《道藏》音释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汪向红;论大学的文化品位[D];浙江大学;2002年

6 刘翌;论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2年

7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8 褚冰;政权重组与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俊华;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心理思想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绍春;;论民国时期马叙伦的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马晖;朱永新:要按“有限政府”的思路梳理教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本报记者 易鑫;心向三好报祖国[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龙琛;马叙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8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88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