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德育的资源意识及其确立

发布时间:2018-06-13 20:15

  本文选题:德育资源意识 + 确立 ; 参考:《教育探索》2009年05期


【摘要】:德育资源的匮乏成为当前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德育资源的匮乏是相对意义上的匮乏,并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者德育资源意识的缺乏而造成的,因此,德育资源意识的确立,是使德育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德育资源意识的确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实现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有利于道德环境的建构和德育实效性的提高。要确立德育资源意识,首先需要确立居于其上位的德育新理念,即德育的主体意识、德育的生态意识和德育的创新意识。
[Abstract]:The scarcity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he scarcity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s a relative lack, and to a large extent due to the lack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awareness of educators,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awareness, It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 consciousnes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turn of moral education to the world of lif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environment an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nsciousness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new moral education idea, that is,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moral education,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of mo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汪才明;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何红梅;人的现代化与人的情感需要——转型期两性情感现状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宫晓虹,张修红;课程德育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杨丽;;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中教与学的角色转变[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李巍明;语文课程改革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赜[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王珏;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增强教学实效[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张诗德,廖云,张文勇;探索“导主和谐”教育模式,培养师生发展性学力[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曹能秀,王凌;论日本文化对教育荒废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玲;胡涌;粟俊红;张仕固;柳晓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概述[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粟俊红;胡涌;王玲;柳晓玲;张仕固;;高等教育中的生态问题探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何晓佑;;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走向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林福才;;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余广寿;;浅谈提高民办职业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途径[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陈焱焱;;试论德育中的教师权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马佳宏;蒋关军;;生态经济学视野中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邓亚鹏;;中学化学课堂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向玉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邱硕立;论“科学—人文”整合体育观[D];四川大学;2001年

4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宫火良;河南省高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6 周伯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迹;青少年生活思想的形成与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赵献梓;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钱亚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嬗变与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鸣;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其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2 田建平;试论毛泽东的中国文化观[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黄红发;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央权威[J];孝感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范龙堂;谈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J];南都学坛;1997年05期

5 钟卫国;我国刑法中应确立罪刑法定原则[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7年03期

6 吉彦波;“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的旗帜——再论确立“邓小平理论”范畴[J];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7 徐公喜,管桦;试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确立─—兼谈对“三湾改编”的再认识[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文格西;深化教学改革 发展民族体育——对发展民族院校体育教育的战略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6期

9 崔春银;谈学生班级管理——关于班级奋斗目标的提出和确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龙云青;谈谈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对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德刚;邱云华;;浅议科技期刊编辑思想[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2 杨红军;李慧;;论商标先用权——对完善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的意义[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乔刚;;论“养护者受益”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确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燕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国莉;刑事诉讼中直接言词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方勇男;试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D];延边大学;2005年

4 梅长胜;试论沉默权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苏州大学;2005年

5 刘陆世;确立国家适当的动物卫生保护水平初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6 谷树新;中国传统孝道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姚占伟;涉法信访与司法权威的确立[D];郑州大学;2006年

8 赵均锋;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确立[D];郑州大学;2006年

9 杨瑾;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桑吉苏奴;从三大方言的比较来研究藏语共同语的确立[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15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15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