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义务教育师资优化配置
本文选题:科学发展观 + 义务教育师资 ; 参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02期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而提出的科学的、客观的、务实的社会发展指导思想。近些年,我国义务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义务教育的师资优化配置问题还没有完全实现。真正实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优化均衡配置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义务教育的长远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a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pragmatic guiding ideolog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ut the problem of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ers has not been fully realized. To realize the optimal and balanced alloc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eachers' resources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focus o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心教系;
【分类号】:G5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郁琴芳;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制”[J];教育文汇;2004年03期
3 周济;;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J];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鑫;;民办教育投资的收入、成本分析[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1期
2 周进军,王小慧;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教资源整合机制基本动力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王燕;论职业教育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促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赵丽然;刘腾;;简论教育技术能力在院校人力资源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1期
6 邱兴平;建立“学校经济学”之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7 苗耀华;廉俊颖;;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陈克现;;农村教师资源“正向流动”的市场化配置探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臧孝玲;;黑龙江省教育投资评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10 夏军;金正庆;;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辨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春;;职业技术院校效能初论[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连仙枝;;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问题[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雪娟;陈永康;;山西省普通高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梁彦;陈平水;;山西省普通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石邦宏;;经济理性驱动下的中小学教师流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建忠;;我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玉;;县际义务教育均衡指标及其测算方法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赵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蔡文伯;韩瑞娟;;对新疆教育投资结构的“三维立体容积”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韩海彬;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收敛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7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章跃;我国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10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葛广昌;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贾真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董欢;基于信息相关的两种教育成本计量及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魏晓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曾三科;基于预算过程的某高校财务控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财贸经济;2002年06期
2 袁铖;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刘晓越;;经济、行政、法律手段三管齐下解决农民问题[J];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04期
4 袁桂林,洪俊,李伯玲,秦玉友;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2期
5 史瑞杰;公平与效率研究进展[J];哲学动态;1998年05期
6 庞永平;新编制标准下农村中小学教师配置透视[J];中小学管理;2004年09期
7 张玉林;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战略与管理;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万宏;;以科学发展观优化配置高等学校教育资源[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2 欧阳渊;;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8期
3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强国战略之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常建军;;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8期
5 沈洪昌;;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和谐后勤——关于高校后勤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0期
6 尉迟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的契约化管理[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7 崔长珍;;河南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若干建议[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谢建冬;黄含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孟卫东;黄波;;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设计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陈中永;韩彦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办现代化的节俭型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莉娜;卢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以温州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徐慎庠;;中医外治科学发展刍言[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3 葛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油田档案事业发展[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4 王宝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服务型政府[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志澄;;关于省级气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6 胡北华;胡红;;坚持和运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扩拓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增收[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卫国;;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马国馨;;新焦点和科学发展观[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世贵;;科学发展观:我党发展理论的创新[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10 张伟红;徐青;阎亚男;;沂蒙精神与科学发展观[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国文;要发展 更要科学发展[N];中国电力报;2007年
2 记者 齐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济南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张建国邋记者 聂建春;省水利厅:提升服务崛起能力[N];安徽日报;2008年
4 陈永耀;科学发展观·创造性设计·可持续发展[N];中国交通报;2005年
5 潘有军;坚持科学发展观 增强企业竞争力[N];甘肃日报;2004年
6 吕建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甘肃日报;2005年
7 宋育英;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N];人民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高云才 宣宇才;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平安和谐云南[N];人民日报;2005年
9 柴承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N];新疆日报(汉);2004年
10 熊国良(作者单位:市发改委);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持党员先进性[N];咸宁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钟伟;科技革命与国家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3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才强国战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7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乔恒;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黎丽;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公共人力资源开发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
本文编号:2072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7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