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对研究教育技术学若干理论问题的启示
本文选题:教育技术学 + 现象学 ; 参考:《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摘要】: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正处在跨文化交流后理性反思,形成自己特色理论体系的历史阶段。这一特殊现实要求学科研究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和取向,放眼国际、面向实践开展研究,然而目前的有些研究却值得我们商榷。从现象学的视角透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出路,有利于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Abstract]: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hina is in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rational reflection afte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form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 theory system. This special reality requires that the subject research should adopt appropriate methods and orientations, look to the world and carry out research in the face of practice. However, some of the current studies are worth discussing. It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enomenology and finding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作者单位】: 红河学院工学院;红河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基德;;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所想起的问题——兼论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领域中概念的泛化与歧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菁;沙润;靳诚;;旅游体验失真的内在形成机理及对旅游业管理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2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红漫,祖国平;老龄问题研究的方法和态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张世英;相同·相似·相通——关于“共相”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学昕;“真实”的分析──以“新写实小说”和“先锋小说”为例[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7 李剑;论比较教育的目的性与审美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李荣;理性与生活的变奏——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当代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张翠华,程卫波;体育本质的现象学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陈高华;;论胡塞尔的自然思维态度与哲学思维态度[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颖;;武威卫生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宁;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两种话语形态[D];吉林大学;2004年
7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8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彤昊;建造研究批判[D];清华大学;2004年
10 王怡心;从道德自我到心灵境界——唐君毅形上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长栓;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兴红;教育技术观念的变迁和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崔卫峰;严格科学的哲学理想与胡塞尔的哲学观论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段金柱;论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史诗性追求[D];厦门大学;2002年
9 陈国宏;福建省中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振轩;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刘春惠;;论“学科”与“专业”的关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4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李康;论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哲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6 乔立恭;在进展中对电化教育再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7 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8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9 徐福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10 章伟民;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建;;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变异与偏差:现象学维度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7期
2 李凡;王矗;陈琳;;非线性科学及其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
3 纪宏t,
本文编号:2099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9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