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定和实施国家教育战略的霸权性研究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hen the United States became a world power, it has maintained the hegemonic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gained the hegemonic advantage over other great powers. This is the established national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various national strateg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strives to achieve its ambition of global hegemony with its strong economic strength, high-power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democracy all over the world. Its education strategy is to enhance human capital, realize economic growth, maintain and promote the democratic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American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s the core, realize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meet the need of seeking global hegemon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5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顾宁;社会经济需求与美国教育的发展[J];史学月刊;2003年11期
2 许桂清,黄睿;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形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周朝成;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管理的变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罗三桂;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刘树道;;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经验和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花亚纯;王志宏;;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教育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8期
5 李菊琪;;传承、创新与个性化:美国一流大学跨越式发展道路[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3期
6 罗会钧;英美孤立主义对比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7 黄建如;加入WTO后中国高校课程国际化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黄晓红;90年代以来我国高教国际化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0年05期
9 韩延明;大学教育国际化:走向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2年02期
10 肖华锋;邓晓伟;;从“文化帝国主义”看美国的文化扩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演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我国大学国际交流合作[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邝小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蔡东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最高法院(1933-1939)[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潘亚玲;“9·11”后的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平;当代中美非军事院校国防教育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刘昌波;区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由之路[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会清;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茜;学术自由理念下我国高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杨尊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美娣;越战时期美国国内的和平反战运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有先;美国战后危机外交模式的建立与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8 刘卷;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锐英;教育公平理论及其在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艳华;我国教育出口现状分析及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国仁;美国高等教育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挑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李兴江,李泉;创新及创新体系的构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别敦荣;美国大学学术管理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青帝;;在美国当老师的“待遇”[J];环境与生活;2011年07期
2 陈鸣;陈铁梅;;中国“虎妈”为何声震美国[J];北方人(悦读);2011年05期
3 ;美国:2061计划[J];少儿科技;2011年09期
4 晓晓;;教苑新语[J];内蒙古教育;2011年15期
5 李忠东;;美国图书馆里的“儿童乐园”[J];基础教育;2007年10期
6 皑雪;;美国的“坏小子战斗营”[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8期
7 ;感恩教育是孩子最不可缺的一堂课[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8 李振村;;从细节出发抵达文化——我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J];基础教育;2006年07期
9 李镇西;;呼唤真教育[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年05期
10 佚名;;典型“好学生”“坏学生”的十年路[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佐斌;毛丹;;中美青少年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社会表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季苹;;美国人的教育理想与现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傅林;;权力的制衡与积极的自由——美国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张淑细;;美国八十年代以来的教育措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齐荣景;;不背九九乘法表会怎样[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孔锴;孙启林;;试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途径与效果——以建国至内战时期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徐卿;;浅析巴茨的教育史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海军 记者 周波;我市与浙江宁波签订教育战略合作协议[N];成都日报;2009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张胜波 雷雨;粤港澳合作国际化办学是珠三角教育战略突破口[N];南方日报;2010年
3 记者 姜健;推动桥北教育战略 实现南北均衡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8年
4 本刊记者 李梁;北京房山加快实施合作教育战略[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5 欧阳琦(Mary Ann O'Donnell);一个美国人的后真理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杨晨光;教育国际化:引发教育战略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李柏思;美国人的特性及其对美国教育的影响[N];法制日报;2001年
8 本报实习生 郭继东;拉动经济满足需求[N];中国质量报;2000年
9 仇方迎;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李茂 编译;把伊拉克教育引向何方[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2 孔锴;美国公民教育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飞;我国受教育年限问题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金多广;美国两次科学教育改革的HPS背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丽莉;美国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懿敏;浅析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角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尚洁;教育券计划:更多的选择,,更少的成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官明娟;九十年代美国克林顿的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琚四化;促进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文红;文化视野下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新志;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高丽娟;中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5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12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