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当代教学论的“教学生活研究”趋向

发布时间:2018-09-05 20:09
【摘要】: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为标志,当代教学论研究正呈现出个"教学生活研究"的趋向。"教学生活"逐步作为教学论的独立研究对象、教学作为非日常生活的客观实在性、课堂教学具有的"生活时空"以及这一趋向融通相关理论所展现的潜在价值,分别为该趋向提供了现实性、可能性、可行性和价值性。
[Abstract]:With the symbol of "teaching retur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the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teaching theory is showing a trend of "study of teaching life". Teaching life is gradually regarded as the independent research object of teaching theory, teaching as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non-daily life, the "life time and spa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potential value shown by the related theories. It provides reality, possibility, feasibility and value for this trend.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若干难点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JA080188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广君;张建鲲;徐文彬;;教学生活:建构有灵魂的科学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蔡宝来;;生活世界观主导下的教学论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3 李长吉,秦平;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10期

4 李松林;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广君;张建鲲;;教学论:走进生活与超越现实[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 王攀峰;试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江玲;论教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风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熊川武,江玲;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基本差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9 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10 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燕;教学与生活[D];西南大学;2006年

2 张建鲲;论教学生活[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中几个脱节现象的分析[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2 戴安良;;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 徐晓宇;姜军;;卢卡奇物化观述评[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郭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与文化使命[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张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综述[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闫守轩;知识观的转向与教学改革的深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7 王芳;;高校德育人性化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8 徐继超;论公民道德教育的生活之维——德性伦理与制度化规则的双重考量[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李小红;;论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非文本的课程开发[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0 郗春梅;葛桦;;当代道德教育指向:从道德顺从到道德选择的理路[J];管子学刊;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伍新生;许巧新;;走向终极关怀的图书馆学[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许大平;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8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曾林;论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困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晓荣;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银红;道德规范教育与人的道德主体性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艳华;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生活的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安全;试论宁南山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玉;儿童的道德语言[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迹;青少年生活思想的形成与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建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杨华;诠释学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熊川武,江玲;论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基本差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4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5 金生,

本文编号:2225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225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