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3 13:01
【摘要】:采用情绪Stroop范式,测量50名大四学生在3种不同情绪词汇(积极、中性、消极)和情绪图片(正性、中性、负性)下的反应时,考察是否存在情绪Stroop效应,从而研究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存在明显的情绪Stroop效应。在词汇的情绪Stroop效应中,性别和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和词汇性质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图片的情绪Stroop效应中,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图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不存在性别和图片类型的交互作用。
[Abstract]:Using the emotional Stroop paradigm, the responses of 50 senior students to three different emotional words (positive, neutral, negative) and emotional pictures (positive, neutral, negative) were measur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was an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So 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motion on cogn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in the subjects. In the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of vocabulary, the main effect of gender and lexical nature is significant, and the interaction of gender and lexical property is significant. In the emotional Stroop effect of picture, the main effect of gender is not significant, the main effect of image type is significant, and there is no interaction between sex and image type.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
【基金】: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项目编号:NMD1257)
【分类号】:B8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立夫;白学军;沈德立;;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实验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钟毅平;孙羽中;张杰;;情绪Stroop效应:来自汉字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3 蒋重清;杨丽珠;刘颖;;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发展特点[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彦文;景紫雪;;双任务情境下情绪Stroop效应的加工特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梁爽;马艳蕾;;传统情绪色彩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3期

3 蒋重清;肖艳丽;刘颖;;有关情绪心理实验中情绪变量的操控技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Chinese emotional word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during a subliminal Stroop task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0年16期

5 梁立夫;白学军;沈德立;;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实验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蒋重清;杨丽珠;刘颖;Tarik Bel-Bahar;;阈下负性情绪引起儿童和成人相反的判断偏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1期

7 刘亚;王振宏;;情绪Stroop效应与Stroop效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8 邓晓红;张德玄;黄诗雪;袁雯;周晓林;;阈上和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0年03期

9 宋鸽;;阈下情绪Stroop效应的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邓晓红;熊亚萍;黄承柱;屈塬;邢晨岚;;阈下情绪面孔对注意的自动调节[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雅如;徐展;;同时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连荣;社会偏见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理论和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芳;情绪一致性记忆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董光恒;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启动对冲动控制影响的差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铁民;复合刺激潜意识知觉及其年龄特征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肖艳丽;小学儿童情绪启动与语义启动的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何苗;认知、情绪和脑机制:动漫形象品牌代言效果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姚海娟;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机制和影响因素[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8 贾丽萍;情绪对不同焦虑水平个体抑制功能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丹;抑郁症患者反应抑制和情绪冲突的ERP及fMRI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10 陈静;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情绪Stroop任务及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艳;情绪唤醒度和效价对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雅如;同时的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郭永香;情绪信息诱发大学生注意瞬脱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蓉蓉;任务形式对情绪词加工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晶;初中生阈下情绪STROOP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丽娜;阈上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物质焦虑大学生返回抑制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万姿秀;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的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建科;词语和图片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郝红艳;不同信息表征方式对大学生诚信态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邵蔚;情绪对视觉外部动作表象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钟毅平;孙羽中;张杰;;情绪Stroop效应:来自汉字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2 蒋重清;杨丽珠;刘颖;;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发展特点[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3 彭晓哲,周晓林;情绪信息与注意偏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4 宋鸽;;阈下情绪Stroop效应的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瑜芬;正性词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燕;陈俊;肖少北;;Stroop效应的研究进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吴彦文;辛红娟;;分离色词的词义与颜色对Stroop效应加工的影响[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刘亚;王振宏;;情绪Stroop效应与Stroop效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4 刘姗姗;;Stroop效应在催眠研究中的争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5 刘海燕;陈俊;肖少北;;国外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研究述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刘昌;刘兆敏;;Stroop效应和反转Stroop效应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陈俊;刘海燕;张积家;;Stroop效应研究的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8 钟毅平;孙羽中;张杰;;情绪Stroop效应:来自汉字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9 刘兆敏;刘昌;;青少年Stroop效应和反转Stroop效应的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年03期

10 徐琳;许百华;;Stroop稀释效应的研究及其理论解释[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陈英和;;听觉通道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兆敏;;青少年Stroop效应和反转Stroop效应的年龄差异:脑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才康;;Stroop其人和Stroop效应[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杨志兵;朱霞;;大学生在三种数字Stroop任务中的差异[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辛婷婷;王岩;刘兴华;;正念训练降低自动化:来自前瞻记忆和Stroop任务的行为学证据[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鲍晓旋;刘旭阳;李好好;陈亚萍;;情绪Stroop效应的反转探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徐琳;许百华;;刺激材料类型对Stroop稀释效应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刘海燕;陈俊;张积家;;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李会杰;陈楚侨;;相似性和Stroop效应对无意视盲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孔婷婷;肖倩;肖晶;;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者的注意偏向——基于情绪Stroop范式实验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佳;返回抑制对空间Stroop冲突解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琳;多个分心刺激的计数Stroop任务中认知控制的功能及其脑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万龙;青海省某高校大学生Stroop效应分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恩洁;刺激材料性质和呈现时间对Stroop稀释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3 曾瑜芬;正性词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丽;不同强度的锻炼对认知Stroop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5 张栎文;Stroop任务中类别特定的注意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朱婕;情绪Stroop任务的程序变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海燕;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建科;词语和图片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包翠菊;用视觉Stroop任务探讨习惯化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逯平平;情绪Stroop效应的毕生发展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41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241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c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