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全球化和教育:特征、动力与意义

发布时间:2018-11-13 19:31
【摘要】:当今的全球化已经使一系列的力量开始发挥深远的影响。从本质上看,全球化与当今世界的交换动力有关。全球化在社会财富不平等、工作方式的变化、知识经济对工作的意义和用户至上主义与在消费中的学习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实施和实践的方式,且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也将会塑造我们思考教育的方式。为此,教育应该被当做是关于社会不平等的最大测量者,这要求教育从知识传递的被动模式——从知道者到学习者,转向主动的知识参与模式——从学习者到学习者。
[Abstract]:Today's globalization has made a series of forces begin to exert profound influence. In essence, globalization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power of exchange in today's world. Globalization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social wealth inequality, the change of working methods, the significance of knowledge economy to work, the supremacy of users and the study in consumption, etc. And will shape the way we think about educa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s. For this reason, educ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largest measure of social inequality, which requires education to move from the passive mode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from the knower to the learner, to the active mode of knowledge participation, from the learner to the learner.
【作者单位】: 美国夏威夷大学曼欧亚分校;UHM全球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琪琪;楚绪磊;;面向“中国问题”的德育构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罗峰;魏文琦;;我党教育政策的演进与变迁[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06期

3 孙建国;;盘活教育存量资产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0期

4 高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调控问题[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皑雪;;课外探索新知识的活水源头[J];黄金时代;2010年04期

6 李斌;;浅谈《癸卯学制》中的教育现代化趋势[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杨士龙;;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J];新农村;2011年08期

8 李晓娜;;后殖民语境下的知识分子和教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9 龚雪;;关于“平衡”教师与学生惩罚观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期

10 高进;;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士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历史透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魏爱棠;;全球化语境下的农村学校教育和农村文化认同——对农村学校教育文化反思的再反思[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生太;吕世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流动与我国农村教育结构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洪松勋;;历史比较分析香港教育中应用信息科技政策[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周帅;杨宜勇;;中国教育改革三十年[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韩智芳;;外国学校管理史话(十一)——现代英、日、德学校教育改革及其管理体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金忠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黄家驹;;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思考[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宋艳丽;;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陈金芳;;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淑军;现有教育结构面临挑战[N];人民日报;2001年

2 记者 刘永安;优化教育结构 推进教育改革[N];开封日报;2006年

3 何连弟;百名专家描绘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发展趋势[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4 ;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调整教育结构[N];发展导报;2001年

5 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教育结构更需优化[N];团结报;2009年

6 许云昭;实现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着力点[N];光明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继安;解读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赵修义;全球化带来道德教育新挑战[N];联合时报;2001年

9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赵振然;周口的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N];周口日报;2005年

10 实习生 何海峰;西峰区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步伐加快[N];陇东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姜国钧;教育盛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晓纯;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9年

3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黄林芳;教育发展机制论[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荣艳;浅析跨文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丽华;国内外学校德育目标趋同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潘苑;全球化、教育现代化视角[D];苏州大学;2007年

4 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丁继勇;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陶莎;教育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谈晓奇;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晓东;教育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罗叶青;新疆阜康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范士龙;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30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330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