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公平
发布时间:2021-12-22 23:35
基于传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中国历来具有注重公平的价值观和相应的政策制度,这在禀持"人的天生禀赋相近,任何人都可以被造就成才"理念的教育领域体现尤其明显。以"养士"为宗旨的古代教育始终面向平民开放,官学免收学费,向学生提供生活津贴,还注重为寒门子弟开办学校。官学有高度严密的入学考试制度、同等程度的教学内容和以学业成绩为重的选拔方式,在受教育的权利、机会、条件和结果等方面体现了对教育公平性的追求。由于古代高等层次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官员后备队伍,单一化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及学成出路也使得教育公平的领域颇为局限。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公平性观念的奠基
二、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对象的平民性和非等级性
三、教育机会公平:严密的入学考试制度
四、教育条件公平: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待遇保障
五、教育程度及结果公平: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六、古代教育公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童试录取率研究[J]. 王立刚. 社会科学论坛. 2014(03)
[2]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 解韬.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2)
[3]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褚宏启. 中国教育学刊. 2006(12)
本文编号:3547325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公平性观念的奠基
二、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对象的平民性和非等级性
三、教育机会公平:严密的入学考试制度
四、教育条件公平: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待遇保障
五、教育程度及结果公平: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六、古代教育公平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童试录取率研究[J]. 王立刚. 社会科学论坛. 2014(03)
[2]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 解韬.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2)
[3]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褚宏启. 中国教育学刊. 2006(12)
本文编号:3547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54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