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15:17
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兴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将伴随5G网络和终端产业发展成为下一代学习服务新模式。其中,如何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之间随时随地的学习服务和精准服务的闭环环境成为研究的关键所在。研究以教育主体和教育环境为核心,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构成要素创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模型(Mass Learning Service Ecological Model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简称3M模型),从学习空间、学习媒体、学习资源、学习支持和学习平台支持五个方面特征对其下一代学习服务生态环境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基于3M模型的五个典型智能学习场景:无人智能化学习环境、物联协同学习环境、智能终端学习环境、多维度空间学习环境、智能教学机器人,并构建基于学习场景划分的智能学习中心服务算法ILCSA,最后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中小学大规模学习移动终端应用案例作为验证。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模型(3M模型)
交流答疑的形式。5.学习平台支持。在传统学习中,学习平台支持是基于教室的物理平台。而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借助网络虚拟环境(移动教育平台)力求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探究。因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能够实现传统学习相对薄弱的服务功能,为学生带来更强的学习资源精准服务和学习过程体验,更能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三、基于3M模型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智能学习场景分析(一)基于3M模型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智能学习场景要素分析图2基于3M模型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智能学习场景要素分析基于3M模型的智能学习场景主要由三个层次的服务共同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内层为云层,云层的核心为智能学习中心,中心连接各个云平台(移动终端的APP)[12];中层是学习场景,基于3M模型的智能学习场景主要有S1无人智能化学习环境、S2物联协同学习环境、S3智能终端学习环境、S4多维度空间学习环境、S5智能教学机器人五个学习场景;外层是边缘层,进行终端边缘计算。依据数据传输路径,存在智能云计算将精准大数据从边缘层传输到云层,然后从云层传输给智能学习中心,再从智能学习中心应用到相应智能学习场景的精准大数据传输路径。(二)基于3M模型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智能学习场景描述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的智能化是保证学习服务质量的关键,这种智能化根据环境技术应用程度和数据交互水平是分级分层的。它按照智能化程度划分,主要来源五个方面,空间维度的拓展、人工智能功能的应用、数据的多源采集、学习?
2019年第4期(总第312期)的细粒度学习单元,该学生学习服务智能推荐了基础性、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学习。如图6、图7所示,分别是该学生在这20分钟的在线测试和讨论的学习活动。图6应用案例的手机图7应用案例的手机讨论学习活动在线测试学习活动六、结语本研究从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出发,以移动互联网的典型特点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模型并设计了智能学习场景,分析了基于3M模型的移动互联网大规模学习环境。根据应用案例可以总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中小学大规模学习生态环境存在以下明显特征:一是移动终端的便捷性。首先,从外观上来看,移动终端屏幕较小便于携带。其次,从工作时间来看,移动终端的耗电量更少,工作时间更长,便于长时间学习使用。最后,从学习功能上看,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实现学习者在搜索资源平台上进行任意学习资源的浏览和学习,还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功能。面对任何问题时,移动终端能够充分发挥其便捷性来帮助学习者搜索所需资源,来进行答疑解惑。二是移动终端的参与性。移动终端的参与性是指家长的参与,强调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共同监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移动终端打破了学校这种物理环境的局限性,实现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三是移动终端的即时通讯。移动终端的即时通讯功能允许用户之间互相添加好友,这主要实现了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者之间的即时联系。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添加自己的学生、同事和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学习机器人设计研究——面向大规模学习服务系统的智慧学习机器人[J]. 方海光,仝赛赛,杜婧敏,李一迪.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4)
[2]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模式研究[J]. 刘邦奇.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03)
[3]基于云服务的区域教育生态构建研究——以武汉教育云为例[J]. 朱俊,吴砥,周鹏.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4)
[4]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模式探析[J]. 唐燕儿,庞志坚,苏宝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8)
[5]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 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章剑林,陈德人.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5(01)
[6]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 杨现民,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7]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型设计[J]. 赵秋锦,杨现民,王帆.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0)
[8]面向电子书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应用及趋势研究[J]. 方海光,刘泮,黄荣怀. 现代教育技术. 2011(12)
[9]网络远程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及模型研究[J]. 曾祥跃. 电化教育研究. 2011(09)
[10]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 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 现代教育技术. 2011(01)
本文编号:3585002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9,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模型(3M模型)
交流答疑的形式。5.学习平台支持。在传统学习中,学习平台支持是基于教室的物理平台。而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借助网络虚拟环境(移动教育平台)力求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探究。因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能够实现传统学习相对薄弱的服务功能,为学生带来更强的学习资源精准服务和学习过程体验,更能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三、基于3M模型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智能学习场景分析(一)基于3M模型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智能学习场景要素分析图2基于3M模型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智能学习场景要素分析基于3M模型的智能学习场景主要由三个层次的服务共同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内层为云层,云层的核心为智能学习中心,中心连接各个云平台(移动终端的APP)[12];中层是学习场景,基于3M模型的智能学习场景主要有S1无人智能化学习环境、S2物联协同学习环境、S3智能终端学习环境、S4多维度空间学习环境、S5智能教学机器人五个学习场景;外层是边缘层,进行终端边缘计算。依据数据传输路径,存在智能云计算将精准大数据从边缘层传输到云层,然后从云层传输给智能学习中心,再从智能学习中心应用到相应智能学习场景的精准大数据传输路径。(二)基于3M模型的学习生态环境的智能学习场景描述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的智能化是保证学习服务质量的关键,这种智能化根据环境技术应用程度和数据交互水平是分级分层的。它按照智能化程度划分,主要来源五个方面,空间维度的拓展、人工智能功能的应用、数据的多源采集、学习?
2019年第4期(总第312期)的细粒度学习单元,该学生学习服务智能推荐了基础性、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学习。如图6、图7所示,分别是该学生在这20分钟的在线测试和讨论的学习活动。图6应用案例的手机图7应用案例的手机讨论学习活动在线测试学习活动六、结语本研究从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出发,以移动互联网的典型特点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学习服务生态环境模型并设计了智能学习场景,分析了基于3M模型的移动互联网大规模学习环境。根据应用案例可以总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中小学大规模学习生态环境存在以下明显特征:一是移动终端的便捷性。首先,从外观上来看,移动终端屏幕较小便于携带。其次,从工作时间来看,移动终端的耗电量更少,工作时间更长,便于长时间学习使用。最后,从学习功能上看,移动终端不仅可以实现学习者在搜索资源平台上进行任意学习资源的浏览和学习,还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功能。面对任何问题时,移动终端能够充分发挥其便捷性来帮助学习者搜索所需资源,来进行答疑解惑。二是移动终端的参与性。移动终端的参与性是指家长的参与,强调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共同监督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移动终端打破了学校这种物理环境的局限性,实现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三是移动终端的即时通讯。移动终端的即时通讯功能允许用户之间互相添加好友,这主要实现了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者之间的即时联系。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添加自己的学生、同事和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学习机器人设计研究——面向大规模学习服务系统的智慧学习机器人[J]. 方海光,仝赛赛,杜婧敏,李一迪.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4)
[2]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模式研究[J]. 刘邦奇.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03)
[3]基于云服务的区域教育生态构建研究——以武汉教育云为例[J]. 朱俊,吴砥,周鹏.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4)
[4]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模式探析[J]. 唐燕儿,庞志坚,苏宝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8)
[5]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 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章剑林,陈德人.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5(01)
[6]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 杨现民,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7]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型设计[J]. 赵秋锦,杨现民,王帆.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0)
[8]面向电子书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应用及趋势研究[J]. 方海光,刘泮,黄荣怀. 现代教育技术. 2011(12)
[9]网络远程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及模型研究[J]. 曾祥跃. 电化教育研究. 2011(09)
[10]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 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 现代教育技术. 2011(01)
本文编号:3585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58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