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意识的教育意蕴及其教学实现
发布时间:2022-07-13 15:35
规则意识是人们对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为准则予以认同,并付诸实践的自觉。根据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过程中处理的社会关系不同,规则意识可分为规则权利、规则程序、规则参与三种意识。规则意识的价值诉求,在于学生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责任伦理的型塑。规则意识的教学实现,主要落脚于共在理念、生活感悟和教学事件三个层面。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规则意识的教育意蕴
(一)规则权利意识
(二)规则程序意识
(三)规则参与意识
二、规则意识的价值诉求
(一)公德意识:启迪主体向善
(二)公共精神:促使主体求真
(三)责任伦理:呼唤主体尚美
三、规则意识的教学实现
(一)以共在理念激发学生情感
(二)在感悟生活中促进学生发展
(三)借教学事件提升学生的审辩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童气”与儿童经验的生长——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儿童经验的处理[J].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8)
[2]公共精神的新德育目标分析及其教学实现——对《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公共精神”的解读[J]. 李敏,张志坤.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2)
[3]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J]. 孙彩平. 中小学德育. 2016(09)
[4]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J]. 石中英. 教育研究. 2010(09)
[5]儒家的社会公德观[J]. 杜振吉,郭鲁兵. 孔子研究. 2007(06)
[6]自由至上主义的教育公正观[J]. 冯建军. 全球教育展望. 2007(05)
[7]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 夏勇. 法学研究. 2004(03)
[8]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 季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1)
[9]商品经济与教育[J]. 鲁洁. 江苏高教. 1989(01)
本文编号:36603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规则意识的教育意蕴
(一)规则权利意识
(二)规则程序意识
(三)规则参与意识
二、规则意识的价值诉求
(一)公德意识:启迪主体向善
(二)公共精神:促使主体求真
(三)责任伦理:呼唤主体尚美
三、规则意识的教学实现
(一)以共在理念激发学生情感
(二)在感悟生活中促进学生发展
(三)借教学事件提升学生的审辩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童气”与儿童经验的生长——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儿童经验的处理[J].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8)
[2]公共精神的新德育目标分析及其教学实现——对《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公共精神”的解读[J]. 李敏,张志坤.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2)
[3]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J]. 孙彩平. 中小学德育. 2016(09)
[4]全球化时代的教师同情心及其培育[J]. 石中英. 教育研究. 2010(09)
[5]儒家的社会公德观[J]. 杜振吉,郭鲁兵. 孔子研究. 2007(06)
[6]自由至上主义的教育公正观[J]. 冯建军. 全球教育展望. 2007(05)
[7]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 夏勇. 法学研究. 2004(03)
[8]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 季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1)
[9]商品经济与教育[J]. 鲁洁. 江苏高教. 1989(01)
本文编号:3660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6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