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刻板印象对随迁儿童攻击行为的效应及挫折感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08-09 16:22
以随迁儿童为被试,通过操纵其消极元刻板印象,探讨了元刻板印象威胁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元刻板印象威胁能够引起个体攻击水平的升高;(2)挫折感在元刻板印象威胁与攻击行为(针对城市儿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使用想象群际接触策略控制挫折感水平,结果发现元刻板印象威胁对攻击行为(针对城市儿童)的效应随着挫折感的降低而减弱,进一步支持了挫折感的中介作用。总之,研究证明元刻板印象威胁会导致随迁儿童的挫折感水平升高,从而诱发更多的攻击行为。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实验1:元刻板印象对随迁儿童攻击行为的效应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苦瓜汁评定
2.3.2 苦瓜汁重量
2.4 讨论
3 实验2:挫折感对元刻板印象与随迁儿童攻击行为的中介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测量工具与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操作检验
3.3.2 苦瓜汁评定
3.3.3 挫折感
3.3.4 苦瓜汁重量
3.3.5 挫折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3.4 讨论
4 实验3:想象群际接触减少元刻板印象负面效应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操作检验
4.3.2 苦瓜汁评定
4.3.3 挫折感
4.3.4 苦瓜汁重量
4.4 讨论
5 综合讨论
5.1 元刻板印象威胁对随迁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5.2 想象群际接触对元刻板印象威胁负面效应的缓解
6 研究意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J]. 徐礼平. 教学与管理. 2016(15)
[2]随迁儿童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J]. 孙亚文,贺雯,罗俊龙. 心理学报. 2015(11)
[3]随迁儿童的社会融合与家庭影响[J]. 乔金霞. 学前教育研究. 2015(08)
[4]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学校生活中心理融合状况研究[J]. 王新波,单洪雪. 中国德育. 2013(18)
[5]同伴交往、学业成绩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挫折—侵犯理论的研究[J]. 屈朝霞,童玉林,路红红,陆耀明.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2(04)
[6]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 熊猛,叶一舵.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 徐晶晶. 思想理论教育. 2010(10)
[8]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关系研究[J]. 刘菂斐,王兆良,李文兵,周超,齐海静,胡典. 中国学校卫生. 2010(02)
[9]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人格特征研究[J]. 郑友富,俞国良. 教育研究. 2009(05)
[10]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 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窦东徽. 心理科学. 2008(04)
硕士论文
[1]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成因的质性研究[D]. 王静.沈阳师范大学 2016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适应和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D]. 李建华.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流动和城市儿童元刻板印象的特点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D]. 邹荣.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2887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实验1:元刻板印象对随迁儿童攻击行为的效应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苦瓜汁评定
2.3.2 苦瓜汁重量
2.4 讨论
3 实验2:挫折感对元刻板印象与随迁儿童攻击行为的中介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测量工具与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操作检验
3.3.2 苦瓜汁评定
3.3.3 挫折感
3.3.4 苦瓜汁重量
3.3.5 挫折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3.4 讨论
4 实验3:想象群际接触减少元刻板印象负面效应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与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操作检验
4.3.2 苦瓜汁评定
4.3.3 挫折感
4.3.4 苦瓜汁重量
4.4 讨论
5 综合讨论
5.1 元刻板印象威胁对随迁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5.2 想象群际接触对元刻板印象威胁负面效应的缓解
6 研究意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对策[J]. 徐礼平. 教学与管理. 2016(15)
[2]随迁儿童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群际焦虑的中介作用[J]. 孙亚文,贺雯,罗俊龙. 心理学报. 2015(11)
[3]随迁儿童的社会融合与家庭影响[J]. 乔金霞. 学前教育研究. 2015(08)
[4]随迁儿童与当地儿童学校生活中心理融合状况研究[J]. 王新波,单洪雪. 中国德育. 2013(18)
[5]同伴交往、学业成绩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挫折—侵犯理论的研究[J]. 屈朝霞,童玉林,路红红,陆耀明.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2(04)
[6]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 熊猛,叶一舵.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 徐晶晶. 思想理论教育. 2010(10)
[8]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关系研究[J]. 刘菂斐,王兆良,李文兵,周超,齐海静,胡典. 中国学校卫生. 2010(02)
[9]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人格特征研究[J]. 郑友富,俞国良. 教育研究. 2009(05)
[10]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 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窦东徽. 心理科学. 2008(04)
硕士论文
[1]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成因的质性研究[D]. 王静.沈阳师范大学 2016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适应和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D]. 李建华.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流动和城市儿童元刻板印象的特点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D]. 邹荣.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2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7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