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10:47

  本文关键词: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亲子关系 教养方式 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发展


【摘要】: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研究是青少年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便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本文从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青少年的影响、亲子关系对青少年不同侧面的影响、特殊家庭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影响、亲子依恋以及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调适等方面,对有关亲子关系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亲子关系 教养方式 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发展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亲子关系具有极强的情感亲密性,它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并将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05期

2 王丽萍,张坤;青春期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各种压力及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3 张克让,郑桂林,白培深,陈建雄;亲子关系与青少年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3期

4 杨莲清;特区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5 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6 吴念阳,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7 王争艳,雷雳,刘红云;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8 贾海艳,方平;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9 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2期

10 杨志伟,刘少文,李雪荣;儿童行为问题、学业成绩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模型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平;;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陈衍;陈新宇;;亲子关系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何晶;白旭;;本溪市区初中生家庭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侯爱民;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孙殿凤;;家庭精神环境与儿童行为问题研究进展[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陈洁彬;;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才智;2011年10期

7 王金霞;王吉春;;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8 邓丽芳;王瑞;郑日昌;;大学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9 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孙卫;冯维;;中介效应在我国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顺梅;汪云;;大学生心理普查中的测验误差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魏成菊;;汉、蒙、哈民族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王德斌;艾滋病/性病影响因素及社区与临床干预规程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3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改;情绪反应的动力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7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8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梁镇;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评价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余晓敏;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邢玉凤;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宁;职教生自我同一性和偏差行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李成福;行为问题儿童智力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7 王丽芬;福清市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丽娜;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敏;儿童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个性特征和人际关系因素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沈杰;小学生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孟育群;少年亲子关系诊断与调适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4 王丽萍,张坤;青春期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各种压力及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5 张克让,郑桂林,白培深,陈建雄;亲子关系与青少年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3期

6 吴放,邹泓;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7 杨莲清;特区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8 刘金明,孟四清;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性及其相关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5期

9 卢家楣;对气质的情绪特性的探讨[J];心理科学;1995年01期

10 刘金花;家庭研究新观点述评[J];心理科学;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继霞;郭小川;黄希庭;李世娟;;中学生亲子关系问卷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杜亚松;汤震宇;;从儿童心理门诊看亲子关系[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3 彭丹;;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4 洪慧娟;杨俊;;广州市大学生人格特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5 杨婷婷;;走过青春的沼泽地——12355专家解析青少年心理个案[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9年12期

6 瞿鸿雁;许远理;黄玲玲;;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7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7 赵静;;美国校园俚语与社会发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乐国安;李文姣;王雪松;;亲子关系对自尊的影响:一项基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1年01期

9 ;封面人物档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2期

10 喻承甫;曹文植;杜晓辉;张卫;;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学探新;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睿;侯玉波;;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伍亚娜;雷雳;;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琨;;如何改善亲子关系[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简述几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5 张祥龙;;孝意识的时间分析[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智聪;黄辛隐;;内观疗法对改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徐璇;;享受孩子共同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8 张文新;Andrew J.Fuligni;;青少年对待家庭义务感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和学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戴丽琼;方晓义;房超;;亲子沟通内容及其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魏军锋;蒋艳菊;;感觉寻求、亲子关系及同伴交往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文;青少年心理疾病透析[N];新疆科技报(汉);2004年

2 本报记者 梁建刚 周楠 孔令君 尤莼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亲子关系[N];解放日报;2011年

3 记者 袁定波;浙江首判推定不存在亲子关系案[N];法制日报;2011年

4 于世强;亲子关系的推定[N];江苏法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邱海黎;要有科学的教养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5年

6 瑶瑶;与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加强亲子关系[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苏彦科;教养方式不当引发学生焦虑[N];光明日报;2005年

8 小李;给亲子关系解愁添招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本版编辑 记者  滑翔 蔡良焕 通讯员 林佳;让每个家庭都奏出和谐乐章[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通讯员 汪立新 王媛媛 记者 荣肖磊;全省首家县级青少年心理维护中心成立[N];河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4 白玉妍;应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蓝狐(Alopex lagopus)亲权鉴定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6 卢明霞;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谭杉杉;亲子观视域中的有岛武郎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曦;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施晓玲;辅助生殖技术涉及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秋凤;亲子教育对不良亲子关系的调适[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吕芳;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尹德艳;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铁柱;张炜家族小说的亲子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海霞;中小学生亲子关系类型量表的初步编制[D];郑州大学;2012年

9 罗洪燕;陪读中亲子关系[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2年

10 刘道海;关于中学生亲子关系现状的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8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58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