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评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群体 心理压力 评析 大学生心理 压力研究 压力应对 压力源 研究者 应对方式 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的现状,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心理压力 评析 大学生心理 压力研究 压力应对 压力源 研究者 应对方式 实证研究
【基金】: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XGGH08132) 绥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R071001)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压力的涵义及其研究压力(stress)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学术界一致认可的定义。国外对压力的定义很多,其中有两类比较具有代表性:一类是把压力定义为一种持续的躯体反应,比如塞里认为压力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3 郑红;;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4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5 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6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7 郭晋武,,余双好;大学生生活压力感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6年02期
8 刘玉新,张建卫,金盛华;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9 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年01期
10 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珑;杜娟;谢姒;夏t ;王平;;我校20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时斌;;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刘维良;教师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李明;论高校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张力为;信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张力为;效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胡志;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谭先明;罗冬林;;运动员大学生与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9 杨清;李艳翎;李军;;运动员应激应对策略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10 曹晖;肖伟;曹聘;王鹏;;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朱晨海;顾东辉;;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之评估模式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罗跃龙;彭春平;廖永毅;;划船运动员赛前训练期个性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RESEARCH IN COPING STRATEGY OF ARCHER[A];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sian-South Pacific Association of Sport Psychology[C];1999年
5 宋京晶;;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及心理教育效果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山川;;大学新生应付应激事件的影响因素[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璐斐;;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利;;大学生学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研究评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姜峰;大学生团体心理干预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吕厚超;青年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良;大学生社会支持、控制感在压力源——压力反应中作用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梦媛;和谐校园构建下大学生人际冲突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3 陶海燕;状态—特质怒表达量表Ⅱ的修订及愤怒、郁怒人群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雷晓燕;重庆市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应对方式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5 申蕊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邓维;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D];重庆大学;2009年
7 焦莹莹;家庭支持、家庭控制与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朱克卿;自主合作体育学习模式对大学生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及运动学习绩效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9年
9 张爱;身体锻炼对江苏省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认知评价、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9年
10 王玉;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对其震后应激反应的预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朱逢九;21世纪大学生心理压力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俞国良,王燕;日常生活压力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5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6 苏霞灯;;关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1991年03期
7 刘春燕,李文权;师范大学生204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1期
8 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9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10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杰;孩子也是有心理压力的[J];启蒙(3-7岁);2005年07期
2 李志刚,常仁芳;中小学生学习心理压力浅析[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3 李本英,颜翠娥;如何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田新霞;;心理压力自测[J];健身科学;2003年07期
5 刘河燕;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心理压力的现状与缓解[J];教学与管理;2005年33期
6 李之有;解除孩子心理压力的五把钥匙[J];心理与健康;2004年09期
7 刘彩霞;卫小刚;;西部边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测测你有没有心理压力[J];科学大观园;2006年19期
9 ;减轻心理压力16法[J];初中生学习(考试与综合);2004年Z2期
10 刘庆龙,张明武;大学生群体与社会发展──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确定[J];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涛;毕丹;;大学生群体盲人与正常人心理状态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刘元;;心理压力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相关性[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于雪;崔凯;王纲;;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与自我调适[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陈立新;;老年人心理压力特点的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韩玲;;CHM健身计划对消除心理压力的影响之初探[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肖舰;;心理压力对护理工作的影响[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丁雪琴;;体育运动与心理压力的应对[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8 章小奕;;浅析我校大学生心理冲突[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李谦;;减缓学生心理和精神上压力的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刘伟;;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及适应对策[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尚慧辉;家长期望是孩子心理压力大的主要因素[N];山西日报;2008年
2 南京军区某团 张广洲 李定奖;心理压力,“敌人”还是朋友[N];解放军报;2009年
3 李斌、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人民日报;2005年
4 祝卓宏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博士;科学应对震后周年反应 高度关注干群心理压力[N];中国社会报;2009年
5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四大特性引人忧[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柏组文;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心理压力[N];北京日报;2009年
7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张侃;地震周年:心理救援的关键时刻[N];健康报;2009年
8 记者 方芳;本市将成立心理压力管理中心[N];北京日报;2009年
9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中国社会报;2005年
10 张维 红花岗区新蒲镇心中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策略[N];遵义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刘静;右叶部分肝移植的解剖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万民;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志成;论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化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金钊;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崔晴;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吴娟;大学生弱势群体与思想政治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统松;挪用公款罪法律解释之评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帅杏仪;危机介入工作对澳门社会工作者的心理压力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晓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姜永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气质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万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5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7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