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及其结合机制探析
本文关键词: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及其结合机制探析
【摘要】:教学风格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文化品质、心理品质、职业品质、生理品质以及个体对教学风格的自觉追求等方面;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在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影响因素遵循一定的结合机制:主客观因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统成整体,共同制约;协调一致,创造性结合。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学风格 影响因素 结合机制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学美学的理论建构》(课题批准号:DAA080039) 南京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教学美学研究》(课题编号:0709005)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风格作为教师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绝不是一朝一夕偶然轻易得来的,而是要历经一个较长时期的探索,是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美国的理查德·I·阿兰兹(Richard I Arends)教授指出,任何人要想在芸芸众生中取得卓越成就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少堂;教学风格论[J];教育科学;1988年02期
2 贺雯;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革;无名氏小说的文体风格[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张忠华;论课堂教学风格[J];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林莹;郁达夫游记个人话语探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5 李计珍;“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辨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6 林丽萍;朱林;;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研究的综述[J];体育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7 周仪,罗平;古诗英译的风格再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11期
8 胡严艳;;论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风格之一:清新自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祁志祥;王元化先生的学术成就[J];学术月刊;2004年01期
10 李如密;教学艺术研究:从问题争鸣到学科立论[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剑南;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玉明;巴·布林贝赫诗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云国霞;元代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德祥;关于中学鲁迅小说叙事艺术教学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史华娜;论蒋捷及其《竹山词》[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彭春花;中学物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慧萍;地域文化视野中的电视社教节目[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谭状;黄新渠译作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艳;教师风格形成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喻敏良;寻求“自律”论与“他律”论的结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博;王元化文艺思想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文娅;冷嘲与热讽[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岳;蒋捷词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忠山;上海市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3期
2 贺雯;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旆言;;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2 胡雁波;;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6期
3 杨帆;;现阶段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及政策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6期
4 徐应娜;;学校组织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5 屈建伟;;大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分析[J];学理论;2011年23期
6 龙坚毅;王坤钟;;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研究[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7 郝丙辉;吴家荣;;东北高校学生归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学理论;2011年22期
8 刘亚茹;刘丽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9 吕叙杰;;浅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10 窦书爱;;加强体育锻炼 增进心理健康[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锐;;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廖凤林;刘霁炜;;大学生自我差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电芝;金盛华;;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与成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绘;龚欣;尧浩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及其解释——来自北京的调研数据[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尹红霞;;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唐昕辉;卢家楣;;中学教师工作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大均;王磊;;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梁瑛楠;;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彭华茂;申继亮;王凯荣;;关于小学教师反思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刘泽文;高文斌;陈祉妍;祝卓宏;高晶;;我国网络成瘾类型特点及分类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以睿智蔚然成风 学以潜心独树一格[N];文汇报;2009年
2 ;追寻中站成一棵叫做自己的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夏立新;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走[N];中国教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沈雪梅 朱文君 何家玉 本报通讯员 邢晔;新老“金花”相映红[N];南通日报;2010年
5 陇西县渭阳学区 李琪;公开课应公开什么[N];定西日报;2009年
6 ;备课就是备个性[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张朝全;让名师培养有根[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邗江教师进修学校 刁玉梅;提高教师听课效益的方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章玉安;“名师”之忧[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江苏省教科院 成尚荣;期盼教学流派“异样”的新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5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定;在线学习(WBL)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唐海波;大学生焦虑易感性—应激模型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沈悦;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碧莲;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叙事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伟;教育装备运行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宁;农村教师流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郑一丹;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适应过程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晓霞;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调查及其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常彦梅;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7 王淑燕;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苏红;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张腾明;初中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任儆;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94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9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