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
本文关键词: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
【摘要】: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联系有助于两个学科领域的共同发展。本文列举了欧美国家近年来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探讨了如何有效加强两者进一步联系的途径,这些途径有助于跨越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未来发展。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联系
【分类号】:G44
【正文快照】: 1.引言教育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代教育心理学应该如何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认知神经科学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心理学的联系对这两个学科领域而言是相互促进的。2.认知神经科学的历史回顾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与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政,杨炯炯;当代认知神经科学[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加仙;基于脑的教育研究:反思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峰;基于脑的教育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蔡艳;广东新闻教育与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许红;将脑科学运用于课堂[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春燕;18-23个月儿童普通话的语音发展(上海地区)[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曼;;教育心理学的重构[J];重庆与世界;2011年09期
2 佘燕云;杜文超;;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莫雷;黄博华;;教育心理学家阮镜清[J];大众心理学;2007年04期
4 张国辉;罗永忠;;怀远二中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归因问题的研究[J];大家;2011年17期
5 王水珍;;论学业求助及其培养[J];中学教育;2002年08期
6 ;德教育专家建议:儿童最好10岁以后再开始看电视[J];基础教育;2007年11期
7 陈丽慧;王雅静;;西方古今教学理论纵横[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8 张建云;潘华英;;发现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浅析[J];学理论;2011年22期
9 安东尼奥·巴特尔;梁宏琛;周加仙;;数字时代的教学脑[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10 柯特·费希尔;周加仙;柳恒爽;王泓;;教育神经科学的未来:建构学习发展路径的工具[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永梅;刘聪慧;张耀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共情及其与教养方式、依恋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国札;王沛;;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及其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莉;崔光佐;;注意的认知原理对教学和PPT制作的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淑岐;;推拿调理学生的不良学业情绪[A];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第十六届、中港第五届骨伤手法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晓洲;邬小龙;许婷;叶文浩;;中国文化背景不同情景下原生内隐自尊姓名效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方芳;八种理论拓展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李凝;“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启动[N];科技日报;2007年
3 韦钰;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探究式科学教育(上)[N];大众科技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皮连生;教育目标分类学是教学的金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莲都囿山小学校长 何竹生;反思与交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N];丽水日报;2008年
6 白河二中 卫志强;健康的心态是通向成功的桥梁[N];安康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茂 编译;创造力培养:不要对结果过度关注[N];中国教师报;2010年
8 黑龙江省大庆第二十三中学 吕艳华;新时期教育教学中对内驱力的认识及使用策略[N];学知报;2011年
9 韦钰;培养综合的心智[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胡乐乐;PISA上海夺冠不可沾沾自喜[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文婕;文化学习引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世杰;儿童记忆成套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4 程蕾;5、7、9岁儿童自我面孔的认知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楚旋;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晓;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赖红妃;摄入社会不公信息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809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0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