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08 01:1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非理性信念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特点及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内在关系。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法初步构建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结构维度,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确立了大学生非理性信念正式量表,并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特点及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研究,尝试为纠正大学生的不良认知、优化其社会支持以及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共34个项目,包括六个维度:自我定向的绝对完美的诉求、他人或事物定向的绝对完美的诉求、自我定向的以偏概全的认知、他人或事物定向的以偏概全的认知、自我定向的主观贬低的评价、他人或事物定向的主观贬低的评价。经检验,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运用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对66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主要结论: 1.对自我、他人或事物绝对完美的诉求是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最主要的非理性信念。 2.男大学生对自我绝对完美的诉求和对他人或事物主观贬低的评价方面的非理性信念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3.大二学生对自我、他人或事物绝对完美的诉求、对他人或事物主观贬低的评价方面的非理性信念水平及非理性信念的总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 4.大学生的非理性信念与其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的非理性信念与其自我同一性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其自我同一性显著正相关。 5.社会支持在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其自我同一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非理性信念 社会支持 自我同一性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G645.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0-28
- 1 文献综述10-24
- 1.1 非理性信念10-16
- 1.2 社会支持16-17
- 1.3 自我同一性17-22
- 1.4 非理性信念、社会支持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22-24
- 2 问题提出24-28
- 2.1 已有研究不足24-25
- 2.2 问题提出25-26
- 2.3 本研究的意义26-28
- 第二部分 理论构想与研究设计28-33
- 1 本研究的理论构想28-31
- 1.1 非理性信念的界定28-29
- 1.2 非理性信念的维度构成29-30
- 1.3 社会支持的界定30
- 1.4 自我同一性的界定30-31
- 2 总体研究设计31-33
- 2.1 总体研究目标31
- 2.2 总体研究思路31-33
- 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与结果33-53
- 研究一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的编制及特点研究33-46
- 1 研究目的33
- 2 研究假设33
- 3 研究方法33-36
- 4 结果与分析36-46
- 研究二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社会支持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46-53
- 1 研究目的46
- 2 研究假设46
- 3 研究方法46-48
- 4 结果与分析48-53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53-60
- 1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特点分析53-54
- 2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性别差异分析54-55
- 3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年级差异分析55-56
- 4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社会支持与自我同一性的相互关系分析56-58
- 5 社会支持在大学生非理性信念与其自我同一性间的中介效应分析58-60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60-62
- 1 研究结论60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60-61
- 3 研究的不足61-62
- 参考文献62-67
- 附录67-71
- 后记7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丹;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冰;初中生自我分化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3 黄明贵;大学生不合理信念、愤怒表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刘静;大学生感恩、非理性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0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1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