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一种专业共同体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一种专业共同体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成长 名师工作室 专业共同体 课堂教学 工作站 课题研究 发展目标 教学风格 教学水平
【摘要】:名师工作室是当前为解决基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名师资源辐射、专项课题研究等问题而专门组织起来的有固定参加人员、有明确活动内容的组织机构。本文试从专业共同体的角度解读名师工作室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成长 名师工作室 专业共同体 课堂教学 工作站 课题研究 发展目标 教学风格 教学水平
【基金】:陈永明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教师社会地位的国际比较》(项目编号06JA880024)之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名师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通常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他们都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高超的实践能力,拥有特级教师、市级中小学教育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或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等称号。随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战略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2 王俭;评价究竟为什么[J];中小学管理;1998年01期
3 周新富;白雪;;美国90年代教改对台湾教改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1998年08期
4 白雪;曹启乐;;大学与中学的衔接[J];世界教育信息;1998年12期
5 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6期
6 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7 周艳;试论大学校园文化及其对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刘学惠;教学自我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焦佩婵;关于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年11期
10 于淑云;现代教师专业成长之理念[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颖;;心理咨询员的专业成长和人格发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桑志芹;;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人员的培训与专业成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周淑杰;李皎伦;刘卉;;外科护士培养方法的探讨[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袁辛;;咨询师的成长与超越[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铁道;;探索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肖广智;李齐闵;王三星;;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地质世纪成就回顾[A];中国铁道工程地质世纪成就论文集[C];2005年
9 郑强生;;农村中小学“名教师工程”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一心;郭享杰;陈图农;焦公凯;;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员自我成长现状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迎春;带来品牌 带来服务[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 马立;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北京师范大学 陈山奇;网上教育与教育观念的变革[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陈琦;网上教育与教育观念的变革[N];光明日报;2001年
6 记者 夏欣;北京出现“教师发展学校”[N];光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苏婷;小学教师如何走上研究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实验区校本课程研讨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记者 鲍东明;认同职业地位 肯定自主流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李建平;高中课改借来“外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彦辉;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探究教学问题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林晓华;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潘颖;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田秋华;校本培训模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宜兰;顾巧英“教活学活”思想与教学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庆华;英国示范学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11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1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