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和哲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本文关键词:素质教育和哲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是先后针对"应试教育"和"工具教育"而提出的,表明这一教育是立足于"公共"和"个体"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由此,哲学教育也常被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不同的范畴。素质教育之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两个维度,要求把上述两种价值取向相结合,也要求哲学教育将上述两方面的定位相统一,确立起"全人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语境中,哲学教育在于培养人的思想素质,使人"学会思考",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并贯穿、渗透于其中。在当前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应理顺哲学教育的政治性和人本性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精"和"管用"的关系。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教育系;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价值取向 哲学教育
【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面上重点课题资助项目,批准文号05*059 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十次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年),批准文号08SKLY9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氛围,培育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再次显示了哲学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发展目标,哲学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哲学教育应如何定位,哲学教育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梅;帕森斯的生平及其理论构架[J];社会;1984年02期
2 黄绍辉;新技术革命与生活方式的变化[J];探索;1985年05期
3 刘卫;“秦寨精神”和汉民族人格意识反省——论李杭育创作的第一周期[J];浙江学刊;1985年05期
4 简仕明;商品经济发展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3期
5 包遵信;儒家的现代化和新儒家的理论困境——新儒家商兑之二[J];学术界;1986年01期
6 李宗桂;从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看中国传统心理[J];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03期
7 黄卫平;关于哲学上唯心主义问题的若干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8 张立文;;中国传统概念范畴的解释[J];学术月刊;1986年10期
9 赵永艳;;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现代化观念[J];教育发展研究;1986年04期
10 吴端;陈小亚;;发展中的青年观及其历史导向——兼论青年研究的新视角[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心和;;论考试在医学生培训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毛宇飞;;在中等医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思考[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符宝敏;张海燕;谭红文;;病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贯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鲁挥;;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跨世纪人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李玉珍;;素质教育与目标教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6 田小燕;;病理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程佳;;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病理教学的“教”与“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刘昌华;陈典基;;中专卫校考试辅助训练系统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张海燕;符保敏;刘家恒;;在病理实验教学中探索目标教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李贞;杨奎之;;转变观念全面推进盲校素质教育[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建斌;转变观念,,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谢湘;素质教育关键在老师[N];安徽经济报;2000年
3 孙丽芳;探索青少年宫发展的新思路[N];安徽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禁止对学校和考生进行排名[N];安徽日报;2000年
5 杨帆;对于中国地下经济的粗略估计[N];天津工商报;2000年
6 科利华集团总裁 宋朝弟;从集中走向分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陈立思;如何看待国外思想政治教育?[N];北京日报;2000年
8 记者 贾薇;金秋又开图书盛会[N];北京日报;2000年
9 北京教育学院 关鸿羽;素质教育下特长生的标准是什么?[N];北京日报;2000年
10 丛文献 王钦玲;地形图数字化图率达100%[N];中国测绘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玢锋;党的政策运行过程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沈志莉;发展性高等教育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建国;经济行为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陆风雷;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研究:理论基础、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秀梅;当代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现实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贾启鸿;跨文化交际失误与外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明星;论特定范围内的无限度正当防卫[D];郑州大学;2000年
4 彭波;关于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石义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王丽霞;守望民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碧云;鲁迅对病态人格的刻划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宋丹蕾;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及其当代转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莫沙沙;反垄断法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陈健;民事证据适用研究及其价值取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49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4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