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本文关键词: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摘要】:要实现生成性教学的价值,除理论论证外,教师还必须将其付诸实践。从实践上看,实现生成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行为的整体变革。具体而言,它需要的是弹性化的教学设计、灵动性的教学实施、情境性的教学评价和协商性的教学管理。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成性教学 教学策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策略研究”(项目编号:08JC880015)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态,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生成性教学价值的实现,不能仅依靠“可行的”观念,还必须依赖具体的实践。在教学中,由于教学实施是核心,教学设计是前提,教学评价是导向,教学管理是保障,所以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对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需要特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李斯颖;;直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4 冯跃;;现代性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赵富学;;生成性体育教学的张力与可能性[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彭阳红;;“问题”研究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7 高冬;张乾;;复杂性理论:透视学科建设问题的独特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1期
8 王健;王晓林;;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钢;;以复杂性思维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J];成才之路;2010年16期
10 刘华容;;基于资本缺失的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德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势科学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2 张本祥;;关于不可计算问题——从汶川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谈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5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小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霞;论新课标视野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芳;“和合型”教研团队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继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云;数学解题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钱丽华;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历史生成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秋菊;教育与人的尊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辛继湘;生成性思维: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走向[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2 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4 邹广文,崔唯航;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民选;回应、协商与共同建构——“第四代评价理论”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03期
6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国乐;;论小学语文的生成性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2期
2 许采娟;毛萍钰;;论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J];才智;2010年08期
3 马百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J];甘肃教育;2008年06期
4 王登亮;;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课;2008年11期
5 袁黎霞;;例析生成教学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0年12期
6 曹先玲;;生成性幼师物理课堂教学探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7 乐进军;;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原则及策略初探[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1期
8 郭春霞;;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9 王芳;童宝康;;以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谈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8年06期
10 白金祥;;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彬;;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理解及其设计与教学[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吕庆芬;;浅谈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毛巧玲;;激活思维 教活化学[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经钰;任秋洁;王宇昕;;主题知识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施锦美;沈俊高;;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新、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江苏省泗阳中学课题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重点课题(第六期)《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8 万咏梅;;语文课堂实施生成性教学策略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张莉莉;郭伟;;“根”一节的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施锦美;沈俊高;;浅谈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新、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康中学初中部 陈波;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简述[N];安康日报;2009年
2 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中心小学 高兆华;课堂教学,从“改变一点点”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斯苗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余颖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教科院 彭传新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施银燕;寻求开放与有效的内在统一[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湖北省长阳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 谢建军;在一波三折中改进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丹;浅谈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N];周口日报;2008年
7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季林波;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益[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潮州市城南实验中学 林晓冬;让“同课异构”这朵“奇葩”绽放异彩[N];潮州日报;2011年
9 扬州市八里中学 肖宜倩;谨防课堂“过度精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黄梅县教学研究室 王定成;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谨防几个误区[N];黄冈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书;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董涛;课堂教学中的PCK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袁智强;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芬;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荣礼;体验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宋露露;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许红;将脑科学运用于课堂[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秀华;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江岩;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林晨;中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设计的理论探讨[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兆华;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2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52725.html